[发明专利]一种适应弱光、强光环境的虹膜锁识别系统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7694.X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9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程红玲;曾庆松;付正义;叶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晨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森越知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8 | 代理人: | 龙芳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弱光 强光 环境 虹膜 识别 系统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弱光、强光环境的虹膜锁识别系统及其装置,涉及虹膜锁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虹膜锁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容易受到光线影响,导致采像不清楚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外门锁和内门锁,所述外门锁包括后壳体与前壳体,所述后壳体的正面与前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定虹膜采集模块、自动识别模块等模块,实现刷眼开门,提高了整体实用性,而且借助虹膜的唯一性,稳定性、非接触、大容量以及防伪性增加门锁的安全性能,同时光源控制模块根据光线强弱,自动调节虹膜识别镜头的亮度,并借助红外自动扫描识别,快速采集清晰虹膜,降低识别系统出错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虹膜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弱光、强光环境的虹膜锁识别系统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应用于安防设备,以及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而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目前存在的虹膜锁虽然实现虹膜快速开锁,但当光线较弱或者较强时,虹膜采集不清楚,导致系统识别错误,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适应弱光、强光环境的虹膜锁识别系统及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应弱光、强光环境的虹膜锁识别系统及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应弱光、强光环境的虹膜锁识别装置,包括外门锁和内门锁,所述外门锁包括后壳体与前壳体,所述后壳体的正面与后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前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前装饰板,所述前装饰板的中部设置有虹膜识别镜头,所述内门锁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壳,所述控制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正面中部转动连接有机械把手,所述机械把手的下方设有转动连接在连接板正面的保险旋钮,所述保险旋钮的下方设有转动连接在连接板正面的钥匙旋钮。
优选的,所述前装饰板为透明材质的方形板,所述前装饰板与前壳体上的对应凹槽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
一种适应弱光、强光环境的虹膜锁识别装置的识别系统,包括虹膜采集模块、自动识别模块、光源控制模块、远程控制模块、用户端管理模块。
优选的,所述虹膜采集模块包括生物识别模块和存储模块,使用者在门锁安装后,及时通过生物识别模块采集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虹膜状态,并通过存储模块,存储不同状态下的虹膜图像,方便自动识别。
优选的,所述自动识别模块包括感应模块和比较模块,使用者靠近门锁时,感应模块快速采集开锁人的虹膜信息,并通过比较模块快速与存储模块中的虹膜信息进行比较,若符合要求,自动打开门锁。
优选的,所述光源控制模块用于自动补光,当门锁处于弱光状态下时,光源控制模块自动补光;当处于强光状态下时,光源控制模块自动降低门锁亮度,方便清楚采集开锁人的虹膜信息。
优选的,所述远程控制模块用于远程自动开锁,减少访客等待时间。
优选的,所述用户端管理模块及时查看门锁开启时间及其次数,及时发现异常开锁情况,便于快速处理。
本发明通过设定虹膜采集模块、自动识别模块等模块,实现刷眼开门,提高了整体实用性,而且借助虹膜的唯一性,稳定性、非接触、大容量以及防伪性增加门锁的安全性能,同时光源控制模块根据光线强弱,自动调节虹膜识别镜头的亮度,并借助红外自动扫描识别,快速采集清晰虹膜,降低识别系统出错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应弱光、强光环境的虹膜锁识别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晨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晨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