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擦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7745.9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3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08B3/08;B08B5/04;B08B13/00;F26B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周伟锋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擦辊装置,包括围设于压辊辊面外围的湿式擦辊机构和干式擦辊机构,以及清洁布收放卷机构。湿式擦辊机构具有湿式擦拭部,干式擦辊机构具有干式擦拭部。清洁布收放卷机构包括放卷机构、收卷机构以及传输布体,传输布体沿传输方向依次绕于湿式擦拭部和干式擦拭部。湿式擦辊机构和干式擦辊机构对压辊的辊面进行干湿两种擦拭方式,同时,清洁布收放卷机构的传输布体在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不断传输,从而更新湿式擦拭部和干式擦拭部与压辊的辊面相接触的部分,这样,避免使用过的传输布体对压辊的辊面造成二次污染,提高擦拭效果。以及,整体擦拭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擦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政策,电动汽车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系统为电池系统、电动机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动力电池是组成电池系统、制造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部件,是电动汽车的动力之源。
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辊压工序,即对电池极片进行压实,相较于其他工艺过程,辊压对电池极片孔洞结构的改变更大,也会影响导电剂的分布,进而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对压辊表面洁净度要求更高。
目前,行业内一般采用人工擦辊的方式,存在效率低、擦拭效果不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擦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擦辊方式效率低且擦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擦辊装置,用于清洁压辊的辊面,包括围设于压辊辊面外围的湿式擦辊机构和干式擦辊机构,以及清洁布收放卷机构,湿式擦辊机构具有朝向或远离压辊移动的湿式擦拭部,干式擦辊机构具有朝向或远离压辊移动的干式擦拭部,清洁布收放卷机构包括放卷机构、收卷机构以及于放卷机构与收卷机构之间传输的传输布体,传输布体沿传输方向依次绕于湿式擦拭部和干式擦拭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擦辊装置,包括湿式擦辊机构和干式擦辊机构两个擦拭部分,对压辊的辊面进行干湿两种擦拭方式,同时,清洁布收放卷机构的传输布体在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之间不断传输,从而更新湿式擦拭部和干式擦拭部与压辊的辊面相接触的部分,这样,避免使用过的传输布体对压辊的辊面造成二次污染,提高擦拭效果。以及,整体擦拭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湿式擦辊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以及设于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的湿式擦拭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湿式擦拭部朝向或远离压辊辊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湿式擦拭部朝向或远离压辊的辊面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湿式擦辊机构还包括第一缓冲机构,第一缓冲机构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驱动机构和湿式擦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缓冲机构对湿式擦拭部在擦拭压辊的辊面时进行缓冲,避免湿式擦拭部对压辊造成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湿式擦拭部呈弧形且与压辊呈同心圆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湿式擦拭部与压辊的辊面的接触面积,即擦拭面积更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干式擦辊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以及设于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的干式擦拭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干式擦拭部朝向或远离压辊辊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干式擦拭部朝向或远离压辊的辊面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干式擦辊机构还包括第二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驱动机构和干式擦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缓冲机构对干式擦拭部在擦拭压辊的辊面时进行缓冲,避免干式擦拭部对压辊造成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切片构建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