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胺类有机化合物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7783.4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6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宋鑫龙;何锐锋;肖志华;宋晶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77 | 分类号: | C07D307/77;C07D405/14;C07D409/12;C07D307/91;C07D405/12;C07D409/14;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董洪荣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胺类 有机化合物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芳胺类有机化合物及其用途,其中有机化合物选自如通式(1)所示的结构,按照本发明的有机化合物,将二芳胺基团与苯并二苯并呋喃基团之间加入苯环连接,并在苯并二苯并呋喃基团10位上引入一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基团,从而有效改善了分子的堆积,使材料分子具有更大的刚性,进而提高材料分子的玻璃化温度,以其制备发光器件,可延长器件寿命并改善器件发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芳胺类有机化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电致发光现象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具有正极与负极以及在它们中间包含有机功能层的结构。为了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与寿命,有机功能层具有多层结构,每一层包含有不同的有机物质。具体的,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在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由正极向有机功能层注入空穴,由负极向有机功能层注入电子,当注入的空穴与电子相遇时形成激子,该激子跃迁回基态时发出光。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效率、低驱动电压、广视角、高对比度等特性,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LED在光电器件(例如平板显示器和照明)的应用方面具有广视角、反应时间快、工作电压低、面板厚度薄等优势,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为了实现高效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除了开发高性能的发光材料外,传输材料的开发也很重要。目前大部分传输材料都是基于咔唑类衍生物的小分子材料,此类仍然存在空穴和电子传输不平衡的缺点,致使应用此类化合物的器件寿命较短。
因此,现有技术,特别是材料解决方案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芳胺类有机化合物、包含其的混合物,组合物、有机电子器件及应用,旨在解决现有的空穴传输材料空穴和电子传输不平衡,器件发光效率和寿命差的问题。
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芳胺类有机化合物,如通式(1)所示:
其中,
R1选自苯基或联苯基或H;
R2选自苯基或萘基或H;
L1、L2分别独立选自单键或
Ar1、Ar2分别独立选自以下基团:
其中:
X选自N或CR3;
Y选自O、S、NR4、CR5R6;
R3-R6每次出现时,分别独立选自:氢原子,D,或具有1至20个C原子的直链烷基,具有3至20个C原子的支链烷基或环状的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5至60个环原子的芳香基团或杂芳香基团。
本发明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混合物,包含至少一种如上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及至少一种有机功能材料,所述有机功能材料选自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电子阻挡材料、空穴阻挡材料、有机发光客体材料、有机主体材料或无机量子点。
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包含有至少一种所述的有机化合物或所述的混合物,及至少一种有机溶剂。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子器件,包含至少一种所述的有机化合物或所述的混合物,或由所述的组合物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