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分界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7955.8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菊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昇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1/06;H01H71/00;H01H71/02;H01H71/08;H01H85/00;H01H85/02;H01H85/143;H01H85/2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黄旭君 |
地址: | 361023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分界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分界保护装置,包括具有接纳腔室的极柱壳体、设于极柱壳体上的传感器、设于接纳腔室上部的第一导电套件、设于接纳腔室下部的第二导电套件、安装于接纳腔室内的熔断器和连接传感器的控制终端;所述熔断器的上端具有与第一导电套件接触导电的第一导电部和与第二导电套件接触导电的第二导电部。本发明优点:通过多种组合的电力传感器实时监测配电线路中运行情况,如果配电线路中发生绝缘接地短路故障时,控制终端能够快速可靠地研判确认故障类型,并实时远程传输数据信息,以便快速隔离故障点,缩小停电面积和降低大面积停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便于供电部门快速检修、排除故障,做到快速恢复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保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分界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分界开关设备是一种用于配电支线的保护设备,当配电线路支路或用户侧发生故障时,如果分界开关设备的继电保护动作时限和供电公司变电站出线开关继电保护动作时限不匹配,均会造成变电站出线开关掉闸;由于传统的分界开关设备无法快速判断故障,使得在故障排除、检修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影响整条配电线路的正常供电。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案发明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分界保护装置,解决现有分界开关设备无法快速判断故障,导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排除,并影响配电线路正常供电。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分界保护装置,包括具有接纳腔室的极柱壳体、设于所述极柱壳体上的传感器、设于所述接纳腔室上部的第一导电套件、设于所述接纳腔室下部的第二导电套件、安装于所述接纳腔室内的熔断器和连接所述传感器的控制终端;所述熔断器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第一导电套件接触导电的第一导电部和与所述第二导电套件接触导电的第二导电部。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包覆于所述极柱壳体外部的绝缘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电流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为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埋设于所述极柱壳体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具有延伸至所述绝缘外壳外部的第一连接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抱箍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壳外壁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极柱壳体和绝缘外壳的中部具有抱箍阻挡凸部,所述传感器抱箍紧邻设置在所述抱箍阻挡凸部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固设于所述传感器抱箍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具有延伸至所述传感器抱箍外部的第一连接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抱箍包括第一抱箍件和第二抱箍件;所述第一抱箍件与第二抱箍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传感器包括埋设于所述第一抱箍件内部的第一电流感应段和埋设于所述第二抱箍件内部的第二电流感应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抱箍件的一端具有第一贴合面,另一端具有第二贴合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流感应段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贴合面相平齐的第一接触端面,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的第二接触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抱箍件的一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贴合面相贴合的第三贴合面,另一端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相贴合的第四贴合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流感应段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三贴合面相平齐且接触所述第一接触端面的第三接触端面,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四贴合面相平齐且接触所述第二接触端面的第四接触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抱箍件和第二抱箍件的一端通过锁付件锁付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昇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昇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7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