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事故多发区域应急警力调度点的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8271.X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7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董宏辉;贾利民;秦勇;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K9/62;G06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事故 多发 区域 应急 警力 调度 配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事故多发区域应急警力调度点的配置方法。包括事故分布特征和事故高发时段;确定事故多发点和每个事故多发点的经纬度坐标;生成路网示意图,计算出各个事故多发点间的最短时间距离;生成路网结构拓扑图;得到应急警力调度点的位置。本发明根据现有的数据基础,不断挖掘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时空特性,研究基于事故多发区域的应急警力调度点的配置方案,充分发挥交通警力资源的效用,起到事故发生前对行车流、人流的警醒作用,事故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调度相应交通警力进行事故处理,减少警力面对事故发生时的响应时间,进一步实现城市警力调度点配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为城市警力调度点的设置提供有益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事故多发区域应急警力调度点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被誉为城市的血管,是一个城市维持高效运行系统的主要结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合理运行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保障,它在保障民生、服务人民、完善社会结构中有着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地位。但由于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迅猛提升,原有的道路交通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方式、出行需求与道路供需的矛盾依然尖锐,交通拥堵、事故频发、交通警力资源不足等的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我国道路交通科学管理办法与技术手段和欧美日等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虽然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道路交通管理办法和相关措施可以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提供诸多实践经验以及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市发展不均衡的基本国情导致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状况相较于欧美日等国更为复杂,因此我国的道路交通只能基于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发展,不能完全照搬。而我国虽然有众多研究机构、高校、公司等的专家学者对道路交通安全系统进行研究,探索分析各项易于引起交通事故的诸如人、车、路环境等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但鲜有专家学者探究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区域中应急警力调度点的配置问题。目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国交通警力调度点的部署依然通过交通管理人员的主观经验,工作模式较为传统,面向事故发生时的交通警力调度不够及时准确,工作效率不高,缺乏智能化以及科学化的决策工具和手段,跟不上现代交通行业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事故多发区域应急警力调度点的配置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交通警力调度不够及时准确,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事故多发区域应急警力调度点的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交通事故的数据,通过数据时空特性分析,确定特定区域内的事故分布特征和事故高发时段;所述特定区域为待配置应急警力调度点的区域;所述事故分布特征包括事故多发点的坐标;
通过聚类算法确定事故多发点和每个事故多发点的经纬度坐标;
生成路网示意图,所述路网示意图包括特定区域内的主要道路、路口和各段道路间的通过时间;
计算出各个事故多发点间的最短时间距离;所述最短时间距离为从一个事故多发点到另一个事故多发点间所花时间最少的路径的长度;
根据路网示意图和最短时间距离生成路网结构拓扑图,并在路网结构拓扑图中将各个事故多发点两两之间的最短时间权重进行标记;
基于图论原理构建P-中心选址模型,通过P-中心选址模型构建应急警力调度点配置模型,通过应急警力调度点配置模型,得到应急警力调度点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聚类算法为K-Means聚类算法,所述事故多发点和每个事故多发点的经纬度坐标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聚类数目,所述聚类数目为特定区域内事故多发点的数量;
将选定的事故多发点数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中心点,所述聚类中心点的数量与事故多发点的数量相等,且所述聚类中心点即为事故多发点;
确定事故多发点的经纬度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82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