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昆虫病毒和性信息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8892.8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蒲侠;罗萌;林俊涛;周新华;舒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25/28 | 分类号: | A01N25/28;A01N63/50;A01N63/14;A01N37/02;A01N31/02;A01P7/04;A01P19/00;B01J1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廖金燕 |
地址: | 510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病毒 信息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昆虫病毒和性信息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昆虫病毒的微胶囊和昆虫性信息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和壳聚糖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昆虫病毒和性信息素微胶囊。本发明昆虫病毒和性信息素微胶囊,安全环保,能有效引诱昆虫,提高杀虫效率,保护昆虫病毒不被阳光特别是紫外光照射失活,在环境中延长病毒杀虫剂的保存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昆虫病毒和性信息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农药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人们不再仅仅关注农药的高毒性和高效率。相反,人们逐渐强调农药对人类的安全性及其与环境的相容性。例如大量使用杀虫剂已导致昆虫种群具有抗药性,进而需要使用更多的杀虫剂,导致农产品中的农药和农药残留量再次出现,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问题。
昆虫病毒杀虫剂是通过对专一的昆虫病毒进行人工培植、收集、提纯和加工而成的,它采用“以毒攻毒”的全新杀虫概念,作用机理独特,防治效果好,并且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对农产品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十分安全。
昆虫病毒的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的特点有:(1)专化性强,昆虫病毒对寄主有专一性,不感染人、畜和天敌等,因此,使用比较安全。但一般杀虫谱较窄,一种病毒只能防治一种害虫;(2)起效慢,病毒被害虫取食后,需要一个较长的致病过程,一般需7~10天后才能发挥药效;(3)持续控制作用强,持效长。病毒释放后,在环境中可存活数年,能较长期地控制害虫种群。对于有些害虫,可达到一次施毒,多年有效、长期控制的作用;(4)易受紫外线的影响而失活,在田间使用时应避开强烈阳光,以在阴天使用为宜。
昆虫性信息素接收系统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专一性,在种间生殖隔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接收性信息素后会做出定向飞行、振翅、交尾等行为。目前已有上千种昆虫性信息素化学结构被鉴定出来,百余种已实现商品化生产。
将昆虫病毒和性信息素这两者通过微胶囊化结合制成杀虫剂,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昆虫病毒和性信息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昆虫病毒和性信息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昆虫病毒的微胶囊和昆虫性信息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可以选择将含有昆虫病毒的微胶囊和昆虫性信息素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即昆虫性信息素以昆虫性信息素溶液的形式与含有昆虫病毒的微胶囊混合,混合物为混合液),将该混合物和壳聚糖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昆虫病毒和性信息素微胶囊。可以是通过搅拌将混合物(或混合液)和壳聚糖溶液混合均匀后过滤。
通过昆虫性信息素引诱异性昆虫,通过昆虫病毒杀死昆虫,杀虫效果比单一病毒好。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昆虫病毒能够使通过昆虫性信息素引诱的昆虫感染发病;所述过滤为离心过滤。
昆虫在诱捕器取食摄入病毒,或者携带含病毒的微胶囊活动,增加其感染传播的可能性,从而防治害虫。例如:通过使经昆虫性信息素引诱的雄性昆虫取食含昆虫病毒的食料,经口进入体内,从而引起感染发病或者是经过引诱的昆虫沾染昆虫病毒和性信息素微胶囊,然后通过病毒感染其他昆虫。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昆虫病毒和昆虫性信息素中的昆虫为同一种昆虫。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含有昆虫病毒的微胶囊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0-40):(0.4-1);所述含有昆虫病毒的微胶囊和昆虫性信息素的质量比为20×106::110;所述搅拌温度为25-37℃,搅拌时间为0.5-2小时;所述昆虫性信息素溶液中溶解昆虫性信息素所用的溶剂为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正己烷、乙醇、环己酮、环己醇、一二甲基甲酞胺、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昆虫性信息素为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和/或甜菜夜蛾性信息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88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