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纸书阅读器用多功能支撑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19537.2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季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0;F16M11/16;F16M13/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马庆朝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纸书 阅读 器用 多功能 支撑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纸书阅读器用多功能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一侧通过阻尼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用于固定电子书阅读器的固定板,所述支撑架的背部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靠近支撑架背部一侧设置有夹板,本发明通过将电子书阅读器固定在两个固定板之间,通过阻尼轴承与转轴之间的配合,使得旋转板可处于竖直状态或水平状态,从而使得使用者可根据需要对电子书阅读器的竖直状态或水平状态进行调节,灵活性强,通过支撑架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站立于桌面或床面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书阅读器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纸书阅读器用多功能支撑架。
背景技术
电子书阅读器是一种采用LCD、电子纸为显示屏幕的新式数字阅读器,可以阅读网上绝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比如PDF、CHM、TXT等。显示技术,提供类似纸张阅读感受的电子阅读产品。
基于电子纸技术的电子书阅读器(e-paper based e-book reader)是一种很轻巧的平板式阅读器,相当于一本薄薄的平装书,能储存约200本电子图书。它具有重量轻,大容量,电池使用时间长,大屏幕等特点,是办公无纸化的新选择。部分电子书阅读器具备调节字体大小的功能,并且能显示JPEG、GIF格式的黑白图像和Word文件、RSS新闻订阅。
使用者经常会同时使用到电脑和电子书阅读器进行工作,因而需要一种支架对电子书阅读器进行固定,普通的支架只能放在桌子上,或者夹在床头,功能简单,不能同时满足既能放在床面上使用又能夹在电脑显示器上进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纸书阅读器用多功能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纸书阅读器用多功能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一侧通过阻尼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用于固定电子书阅读器的固定板,所述支撑架的背部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靠近支撑架背部一侧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挡板,且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架背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为L型结构,所述支撑架的水平部位的长度短于竖直部位的长度,通过支撑架L型结构的设置,使得支撑架的水平部位与桌面或床面接触,即可使得该装置站立在桌面或床面上。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板的两端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腔体,两个所述腔体内壁均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腔体内壁滑动连接,且所述限位块与固定板的端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复位弹簧及限位块之间的配合,通过拉动固定板,使得电子书阅读器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并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从而对电子书阅读器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为L型结构,且所述固定板的边侧设置有挡边,两个所述固定板相对一侧均设置有橡胶垫,通过挡边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电子书阅读器从固定板的边侧蹦出的现象发生,提高了稳定性,并在橡胶垫的作用下,不会对电子书阅读器造成磨损。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背部位于第一复位弹簧的下方处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口为长条形结构,且所述卡口的尺寸与挡板的边侧厚度相吻合,通过卡口的设置,当将支撑架站立于桌面或床面上时,可将支撑杆拉开,使得挡板的边侧卡在卡口内,从而使得支撑杆被撑开,使得支撑杆与支撑架之间呈三角状分布,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及夹板均由橡胶材料制成,且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拉手,通过支撑杆底部圆弧形结构的设置,由于支撑杆的底部与桌面或床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19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