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缆组件的全自动精准热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0048.9 | 申请日: | 202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4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崔璇;郭嬿;徐卓;雷峰涛;金钊;冯小波;王曼吟;党丽珺;杨光;苏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42 | 分类号: | B29C63/42;B29C35/04;B29L31/3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薛涛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缆 组件 全自动 精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缆组件的全自动精准热缩系统,属于热缩套管自动化装配技术领域,该基于电缆组件的全自动精准热缩系统包括传输装置、夹持装置、加热筒和定位装置等,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感应装置,实现线径大小的自动检测,同时结合工业经验值匹配,对不同线径自适应调整热风吹缩的功率和风速,此外,基于温度采集传感器的采集数据,对输出热风功率进行实时监测和显示、并结合定位装置和运输机构,实现热缩套管的一级预热固定和全自动的精准热缩,从而快速、有效、高质量地完成热缩工艺动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缩套管自动化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缆组件的全自动精准热缩系统。
背景技术
热缩套管是一种具有高温收缩、柔软阻燃、绝缘防蚀功能的绝缘套管,在电子设备,尤其是电缆组件的制造过程中有着重要应用。传统的热缩工艺,大多依靠人工扩张,手持热风枪或者借助吹缩机完成,在多批量、小品种的发展趋势和人工成本逐渐提高的生产背景下,很容易出现热缩管受热不均匀,导致热扩管管径壁厚不一致以及工作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变高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广泛适用于大多数电缆组件的全自动精准热缩系统,以替代工人的重复性劳动,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热缩工艺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为了克服电缆组件制造过程中,传统热缩工艺热缩质量不一致、人工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的问题现状,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缆组件的全自动精准热缩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基于电缆组件的全自动精准热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装置、夹持装置、加热筒和定位装置,其中:所述传输装置由驱动电机和传送带组成,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轮带动传送带工作;所述夹持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传送带上、且用于夹持电缆组件和固定套装在电缆组件末端的热缩管套;所述夹持装置由顶紧板、侧安装板、压紧轮和工夹组成,所述顶紧板用于顶紧热缩管套,所述侧安装板能够沿滑轨移动调节间隙,所述压紧轮对称设置在侧安装板上、且用于压紧热缩管套;所述加热筒设置在传输装置的一端,且用于精准加热热缩管套;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加热筒内、且用于感知夹持装置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加热筒内部设置有一级加热圈和二级加热圈,所述一级加热圈上对称、等距布置有一级温度传感器、一级热风出口,所述二级加热圈上对称、等距布置有二级温度传感器、二级热风出口。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一级定位装置和二级定位装置,所述一级定位装置设置在一级加热圈的前方,所述二级定位装置设置在二级加热圈的前方。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传输装置一侧的测径仪,所述测径仪用于检测电缆组件的电缆线径。
优选的,还包括显示装置和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连接显示装置、测径仪、定位装置、一级温度传感器、二级温度传感器、一级热风机和二级热风机,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器基于电缆组件的电缆线径和当前温度,准确控制热缩管套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一级热风机与一级热风出口连接用于一级加热,二级热风机与二级热风出口连接用于二级加热。
发明的一种基于电缆组件的全自动精准热缩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系统可以自动批量运输带有热缩套管的电缆组件,通过定位装置,可精确定位热缩套管的相对位置,实现自动运输;通过存储的大量的工业经验数据,系统自动检测线径并选取相关热缩套管的最优热缩参数;通过创新型的环形送风机构,结合最优热缩参数,实现热缩工艺过程中的均匀环形送风,保证热缩过程中的质量一致性;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控热缩的执行过程并进行实时显示,反馈执行结果。
(2)该系统能够极大地促进电缆组件热缩套管热缩过程的标准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消除人为批量操作导致的差错,大幅提高电缆组件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热缩套管热缩过程中的质量一致性,提升产品品质。本发明已经在多家电连接器制造型企业实施推厂,使用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00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