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原位/析出相调控机制的高强韧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2241.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苏勇;陈健;张帅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47 | 分类号: | C22F1/047;C22C21/08;C22C21/18;C22C32/00;C22C1/10;C22F1/057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原位 析出 调控 机制 强韧 铝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原位/析出相调控机制的高强韧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首先在传统挤压铝合金(Al‑Mg‑Si系合金)的基础上提高Mg、Si元素的含量并加入Cu来进行微合金化处理,然后采用混合盐法制备TiB2和Mg2Si多元增强原位增强铝合金并进行挤压处理,最后利用Cu调控GP区或β″前驱相的析出强化效果,得到高强韧的铝合金型材。本发明基于纳米原位/析出相调控机制研发的高强韧铝合金型材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同时,产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广应用价值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韧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纳米原位/析出相调控机制的高强韧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铝基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通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发展,要求铝合金产品具有大型、复杂、薄壁等特点。传统的铝合金材料局限于其较低的硬度和耐磨性、高线性膨胀系数和大体积收缩率已经不能满足性能要求,而铝基复合材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点。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相可以提高基体的硬度、耐磨性等缺点,这方面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及综合价值。有些铝基复合材料已经在卫星、飞机等高端领域得到一定的应用,但传统的铝基复合材料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传统的外加颗粒制备方法获得的颗粒尺寸一般较大,难以加入,润湿性差,且与基体结合强度低,容易发生团聚偏析等问题,而原位法可以避免这方面的缺点。原位增强合金的增强相直接在熔体内形成,增强相的尺寸相对较低,而且增强相与基体直接全面接触,所以不存在润湿性的问题,结合强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原位增强铝合金的强韧性相比传统铝合金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数十多年的发展,已研究出许多较成功的纳米原位增强材料制备的新技术,如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混合盐反应法、反应喷射沉积、反应机械合金化等,但由于增强相易团聚或偏聚,严重制约了纳米原位增强材料的广泛应用。
铝合金型材中Al-Mg-Si系属于可热处理强化合金,材料的性能与微观组织结构,尤其与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析出相密切相关,微合金化及热处理工艺优化可调控析出相的类型、数量、尺寸及分布,获得高强韧的铝合金。因此,基于纳米原位/析出相调控机制研发的高强韧铝合金型材是行业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纳米原位/析出相调控机制的高强韧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获得的高强韧铝合金型材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通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同时,产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广应用价值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本发明基于纳米原位/析出相调控机制的高强韧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首先在传统挤压铝合金(Al-Mg-Si系合金)的基础上提高Mg、Si元素的含量并加入Cu来进行微合金化处理,然后采用混合盐法制备TiB2和Mg2Si多元增强原位增强铝合金并进行挤压处理,最后利用Cu调控GP区或β″前驱相的析出强化效果,得到高强韧的铝合金型材。
本发明提高了传统挤压铝合金(Al-Mg-Si系合金)中的Mg、Si元素含量,从而在TiB2异质形核核心作用下形成足够的Mg2Si强化相,Mg2Si和TiB2配合可实现大体积分数的弥散增强。
本发明在设计合金成分时添加了适量的Cu,利用Cu调控GP区或β″前驱相的析出强化效果。Cu的加入会促进GP区或β″前驱相的析出,并进入到GP区或β″前驱相,显著改变早期相的形貌。本发明添加Cu是利用Cu来调控时效过程的析出相的形貌和数量,而不是利用Cu引起固溶强化增强合金强度。含Cu合金时效过程中的早期析出相的数量密度和体积分数更高,而析出相的尺寸更细小,合金强度更高,从而获得高强韧的铝合金型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22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胸外科用自动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压缩面膜的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