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2685.X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2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情绪;李果;许峰;庞乃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E21B21/0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熊保 |
地址: | 719315 陕西省榆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水 环境质量评价 方法 | ||
1.一种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待评价地区的地下水流向污染源分布状况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扩散形式,布设污染控制监测点;
在所述污染控制监测点建设地下水采样井;
将贝勒管放入所述地下水采样井内进行取样得到样品;
向样品瓶中添加保护剂,将采集的样品加入到所述样品瓶内,然后将样品瓶放入冷藏柜内进行流转;
采用校准曲线法对所述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所述待评价地区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评价地区的地下水流向污染源分布状况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扩散形式,布设污染控制监测点,具体包括:
根据待评级地区的地区类型确定污染控制监测点的布设密度;
根据待评级地区的地下水流向污染源分布状况、污染物在地下水中扩散形式、以及污染控制监测点的布设密度,布设污染控制监测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供水区的布设密度大于非供水地区的布设密度、城区的布设密度大于农村的布设密度、地下水污染地区的布设密度大于地下水非污染地区的布设密度,所述地下水污染地区为地下水污染值大于等于预设污染标准的地区,所述地下水非污染地区为地下水污染值小于预设污染标准的地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污染控制监测点建设地下水采样井,具体包括:
在所述污染控制监测点依次执行钻孔步骤、下管步骤、填充滤料步骤、密封止水步骤、井台构筑步骤、成井洗井步骤、以及封井步骤,完成地下水采样井建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钻孔步骤,包括:在所述污染控制监测点钻孔,钻孔直径大于待建设的地下水采样井的井管直径,钻孔达到设定深度后进行钻孔掏洗,然后静置预设时间并记录静止水位;
所述下管步骤,包括:校正所述钻孔的孔深,清除所述钻孔的孔内障碍后向钻孔内放置井管,井管下管完成后,将井管扶正、固定,所述井管与所述钻孔的轴心重合;
所述滤料填充步骤,包括:使用导砂管将滤料缓慢填充至所述井管的管壁与所述钻孔的孔壁中的环形空隙内,将所述滤料填充至设计高度;
所述井台构筑步骤,包括:在所述钻孔的孔口构筑井台,在所述井台的地上部分留置预设长度的井管,所述钻孔的孔口为井口,在井口采用与井管同材质的带有通孔的管帽封堵井管的管口,留置在所述井台的地上部分的井管外套设管套,所述管套与所述井管之间注混凝土浆固定;
所述成井洗井步骤,包括:经过预设时间后对井管内以不超过预设流速值的流速进行洗井,直到预设监测参数值达到稳定;
所述封井步骤,包括:将直径小于井管内径的硬质细管通过管帽上的通孔下入井管中,向所述细管与及所述井管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填充膨润土球,建成地下水采样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贝勒管放入所述地下水采样井内进行取样得到样品,具体包括:
将尼龙绳系紧在贝勒管的上端,将贝勒管上端螺纹口与尼龙绳衔接到底;
将贝勒管通过细管放入所述地下水采样井内进行取样得到样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井洗井步骤,具体包括:经过预设时间后对井管内以不超过预设流速值的流速采用正循环洗井与反循环洗井进行混合洗井,直到预设监测参数值达到稳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贝勒管放入所述地下水采样井内进行取样得到样品,具体包括:
如果混合洗井后的地下水位与混合洗井前的地下水水位的差值绝对值小于预设差值阈值,则立即将贝勒管放入所述地下水采样井内进行取样得到样品,否则,等待地下水位稳定后将贝勒管放入所述地下水采样井内进行取样得到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26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