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煤泥中深度分选精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3222.5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4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崔广文;刘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广文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吕永齐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泥中 深度 分选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煤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煤泥中深度分选精煤的方法。本发明采用三锥角水介质旋流器,将煤泥分选得到粒径较大的底流和粒径较小的溢流,初步实现对煤泥中不同粒径物料的分选,提高了分选精度,得到了第一精煤;本发明通过对第一细粒径物和第二细粒径物进行浮选,进一步提高了精煤颗粒与煤泥渣的分离,得到了第二精煤。本发明提高了煤泥中精煤的回收率,实现了对从煤泥中深度分选精煤,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环保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煤泥中深度分选精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泥泛指煤粉含水形成的半固体物,是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具有粒度细、微粒含量多、灰分含量高和黏性大的特点。目前,选煤厂在对粗煤泥分选过程中,煤泥中仍含有大部分精煤未被回收,因而目前的煤泥分选工艺并没有对煤炭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煤泥中深度分选精煤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对煤泥中精煤的深度分选,提高煤泥中精煤的回收利用率,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环保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煤泥中深度分选精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三锥角水介质旋流器,对煤泥进行分选处理,得到溢流和底流;所述三锥角水介质旋流器的分选压力为0.04~0.1MPa;
对所述溢流进行第一分级处理,得到第一粗粒径物和第一细粒径物,所述第一粗粒径物为第一精煤;所述第一粗粒径物的粒径为0.3~3mm,所述第一细粒径物的粒径为小于0.3mm;
对所述底流依次进行磨矿和第二分级处理,得到第二粗粒径物和第二细粒径物;所述第二粗粒径物的粒径为0.1~0.3mm,所述第二细粒径物的粒径为小于0.1mm;将所述第二粗粒径物返回磨矿处理;
将所述第一细粒径物和第二细粒径物进行第一浮选,得到第一精矿;
对所述第一精矿进行第二浮选,得到第二精矿,所述第二精矿为第二精煤。
优选的,所述三角锥水介质旋流器的直径为100~90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级处理和第二分级处理的设备独立地为深锥旋流器或水力旋流器。
优选的,所述磨矿所得磨矿产物的粒径为0.1~0.3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选的条件包括:待浮选浆料的浓度为50~120g/L,捕收剂相对于待浮选浆料的体积为0.4~1g/μL,浮选的时间为2~14min。
优选的,所述第二浮选的条件包括:待浮选浆料的浓度为50~120g/L,捕收剂相对于待浮选浆料的体积为0.4~1g/μL,浮选的时间为2~14min。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选还得到第一尾矿,所述第一浮选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尾矿依次进行浓缩和固液分离,得到煤泥渣。
优选的,所述第二浮选还得到第二尾矿,所述第二浮选后还包括:将所述第二尾矿返回磨矿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选和第二浮选的设备独立地为浮选柱或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广文,未经崔广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32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