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橡胶回收再生产的胶条切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3849.0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菲菲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C48/25;B29C48/275;B29C48/885;B26D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橡胶 回收 再生产 胶条切粒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胶的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橡胶回收再生产的胶条切粒装置,包括冷却室,所述冷却室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管,所述储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储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冷却室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导料辊,所述冷却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箱。该用于橡胶回收再生产的胶条切粒装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螺纹杆转动从而使竖杆在水平方向移动,则竖杆通过转接块驱动导杆同步移动,导杆发生偏转,此时导杆两端的摩擦轮与两个锥形辊的抵接点发生改变,第一锥形辊的转速恒定,从而摩擦轮的转速改变,则第二锥形辊的转速随之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切割刀的转速,达到了改变切粒尺寸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橡胶回收再生产的胶条切粒装置。
背景技术
胶是用动物皮、角或树脂制成的粘性物质以及橡胶、胶质药品等的总称,其中橡胶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废旧橡胶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现有技术中的橡胶废料回收设备通常是将回收的各种橡胶废料进行粉碎,然后加热熔融成胶状挤出成条从而进行橡胶的再生产,之后对胶条进行冷却,再由切粒设备切断造粒后再利用。一般切粒设备的冷却装置是利用冷却液对胶条进行冷却,但缺少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利用的设备,这造成了冷却液的浪费,不够节能环保;且一般的切粒设备只能切割出固定尺寸的橡胶粒,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因此适用范围有限。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橡胶回收再生产的胶条切粒装置,具备可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利用、可切割出不同尺寸橡胶粒的优点,解决了一般切粒设备不够节能环保、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对冷却液进行回收利用、可切割出不同尺寸橡胶粒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橡胶回收再生产的胶条切粒装置,包括冷却室,所述冷却室的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管,所述储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储水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管,所述冷却室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导料辊,所述冷却室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冷却室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风干室,所述风干室的内部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风机,所述风干室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
优选的,所述活塞设置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缸体的下端设置有单向出液阀,所述单向出液阀与第一导管连通,所述缸体的右端设置有单向进液阀,所述单向进液阀与第二导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风干室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切割室,所述切割室远离风干室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直流电机。
优选的,所述切割室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架体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螺纹杆。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杆体上螺纹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上下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块体中部套接有导杆。
优选的,所述导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摩擦轮,所述安装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辊与第二锥形辊。
优选的,所述导杆左端的摩擦轮与第一锥形辊抵接,所述导杆右端的摩擦轮与第二锥形辊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锥形辊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盒。
(二)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橡胶回收再生产的胶条切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橡胶回收再生产的胶条切粒装置,通过喷头将冷却液喷向胶条对其进行冷却,之后冷却液落入回收箱中,配合活塞在缸体内部做左右往复移动,反复改变缸体内部压强从而往复通过两个单向阀吸入和排出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一导管重新进入储水箱中,从而达到了对冷却液回收利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菲菲,未经张菲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38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