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仿生缝隙的能容可调式液力变矩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4007.7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6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孔华;刘春宝;熊佳伟;钱旭;唐钰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41/26 | 分类号: | F16H41/26;F16H41/24;F16H4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张华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仿生 缝隙 能容可 调式 液力变矩器 | ||
1.一种带有仿生缝隙的能容可调式液力变矩器,包括机体(8),所述机体(8)包括组成工作腔的泵轮组件(14)、涡轮组件(17)、导轮组件(15),工作腔为回转体,工作腔的截面为环形,工作腔内装有油液;输入轴(23)连接并带动泵轮组件(14)转动,涡轮组件通过涡轮法兰(21)连接输出轴(4);油液在工作腔的环形截面内沿泵轮组件(14)、涡轮组件(17)、导轮组件(15)顺序循环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件(15)在工作腔环形截面的外圈设置导轮座(16)、内圈设置导轮内环(31),导轮内环(31)和导轮座(16)之间设置有导轮叶片,导轮叶片以输入端为前端、输出端为后端,以工作腔环形截面的径向为上下方向,导轮叶片沿前后方向呈弧形设置,导向叶前后端之间设有仿生间隙(27),仿生间隙从导轮叶片的内弧侧向外弧侧从前向后斜向设置,导轮叶片被仿生间隙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侧部分为固定的主叶片(25)、后侧部分为尾叶片(26),所述尾叶片(26)为活动叶片,所述尾叶片上下侧对称设置滑动轴(29),所述导轮内环(31)和导轮座(16)设有与滑动轴配合的弧形滑槽(34),所述导轮座(16)中还嵌设有上下设置的转轴(30),滑动轴(29)固定在转轴(30)内端的一侧且轴线偏置,转轴转动时带动滑动轴摆动并沿弧形滑槽(34)滑动,所述转轴的外端设置凸轮拨块(32),所述机体(8)上设有电磁铁组件(10),所述电磁铁组件通过凸轮调节机构(9)连接有驱动凸轮拨块(32)转动的凸轮调节拨杆(33);所述转轴(30)设置在滑动轴(29)朝导轮叶片内弧面的一侧;所述尾叶片(26)的内弧面和外弧面之间的厚度从前向后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仿生缝隙的能容可调式液力变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内端和外端之间设有与导轮座(16)转动密封的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仿生缝隙的能容可调式液力变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变矩器处于低能容工况时,滑动轴(29)滑动至弧形滑槽的后端,尾叶片(26)摆动至第一位置;所述液力变矩器处于高能容工况时,滑动轴(29)滑动至弧形滑槽的前端,尾叶片(26)摆动至第二位置;尾叶片处于第一位置时尾叶片内弧面与前后方向的交角大于尾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时尾叶片内弧面与前后方向的交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仿生缝隙的能容可调式液力变矩器,其特征在于:尾叶片(26)处于第一位置仿生间隙(27)的宽度大于尾叶片(26)处于第二位置时仿生间隙(27)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带有仿生缝隙的能容可调式液力变矩器,其特征在于:以导向叶片的内弧面和外弧面的中间线为骨线,所述尾叶片(26)骨线长度为主叶片(25)长度的1.5~3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带有仿生缝隙的能容可调式液力变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还配套设置有采集转速信号和负载信号的信号采集传感器,所述信号采集传感器通过闭环控制器连接控制电磁铁组件的电磁驱动系统;所述闭环控制器还设有手动控制输入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带有仿生缝隙的能容可调式液力变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座(16)和机体(8)之间设有导轮轴承(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0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