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4089.5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鹏;王洪涛;王全华;袁兆龙;刁月红;郑允杰;陈鑫;刘浩;王涛;孙丙章;王兴;王晓阳;张善卫;陈洪莲;史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五莲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S19/14;G01S13/88;G01S1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62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勘察 测量仪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涉及电杆杆坑距离测量领域。该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包括包括采集测量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采集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杆坑的距离,本发明中,通过借助土壤探测,实现对开挖条件进行预评估,避免盲目施工,通过整合GPS卫星信号与蜂窝定位信号进行分析,提升复杂环境下杆坑定位的精度,借助温度采集及控制升温装置,实现在复杂寒冷环境下的装置适用性,通过实现有障碍物条件下的准确测量,有效提升现场勘查设计水平,有效提升杆距测量精度,实现设计一次到位,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减少设计变更带来的施工费用增加、物料不符合等引起的工程延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杆杆坑距离测量领域,特别的为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
背景技术
在进行配网工程的前期勘查初设工作时,存在因杆坑定位距离测量不准确导致出现多次设计的情况,需要对电杆杆坑选址进行精准距离测量,并需要在图纸中进行精准标注,减少设计偏差,提升初设一次成功率,通常初设现场设计人员使用的方法为激光测距仪的激光标定方法进行杆距定点测量,其原理是仪器在观测点将激光发射后并接收触碰到被测物体后反射回的激光,换算后可测算两参照物间的距离,正常情况下利用激光测距的方法能够满足测量精确的需求,电杆初设杆距测量的精度较高,但在山区等复杂野外环境,树木高大茂盛,农作物较多时,在原始未施工的初设现场进行杆距激光测量时,由于尚未进行线路走廊通道清场,现场往往存在高大树木、农作物、农村房屋、草垛、山石等遮挡激光路径的障碍物,这些障碍物由于尚未施工而无法及时清除,激光测量存在困难无法完美解决,当配网勘查初设现场遇到阻挡视线情况发生时,一般依靠分段法或者平移避开法进行激光测量,分段法首先投射到中间障碍物,在人员到达障碍物后进行下段测量,而平移避开法是进行水平估测后观测点与被测点统一平移躲开障碍物后进行测量,而当分段测量时某一段地点无法到达或障碍物较大无法平移躲避时,现有的配网勘查杆距测量流程无法解决,导致杆坑定位施工时出现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该装置能够对单一产品或混合产品在封闭或半封闭空间使用,通过借助土壤探测,实现对开挖条件进行预评估,避免盲目施工,整合GPS卫星信号与蜂窝定位信号进行分析,提升复杂环境下杆坑定位的精度,借助温度采集及控制升温装置,实现在复杂寒冷环境下的装置适用性,实现有障碍物条件下的准确测量,有效提升现场勘查设计水平,有效提升杆距测量精度,实现设计一次到位,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减少设计变更带来的施工费用增加、物料不符合等引起的工程延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配网勘察杆距测量仪,包括:包括采集测量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
所述采集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杆坑的距离,将测量的数据通过单片机处理模块整理,将整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输出模块上,在数据输出模块上显示出来;
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用于整理采集测量模块采集的信息,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包括数据进行处理模块与整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整理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所述数据输出模块用于对土壤雷达探测信息显示、坐标位置显示、距离测量显示及温度显示,还用于对数据输出模块进行功能选择;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便携大容量电池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测量模块与单片机处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单片机处理模块与数据输出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采集测量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输出模块包括数据显示模块与触摸模块,所述触摸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中:
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对信息显示的作用;
所述触摸模块用于操作数据显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五莲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五莲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 下一篇:湿敏多孔陶瓷、雾化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