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热型地热井工厂的建立方法及水热型地热井工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4107.X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李红岩;王江峰;王鹏涛;张献喻;黄海;王萍;隋少强;赵宇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F24T10/20;F24D15/00;G06F30/20;G06F119/08;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瀚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9 | 代理人: | 汪重庆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热型 地热 工厂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地热资源的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热型地热井工厂的建立方法,步骤1,地质模型建立;步骤2,地热井稳定涌水量确定;步骤3,压力场分析及地热井井距确定;步骤4,温度场分析及采灌井距确定;步骤5,井网部署。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上述方法建立的水热型地热井工厂。本发明实现了在一个平台上集中进行钻完井作业,以密集的井位形成一个开发“工厂”,流水线式集中钻井,以提高钻井时效,同时实现开发的集中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热资源的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热型地热 井工厂的建立方法及水热型地热井工厂。
背景技术
地热资源是指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地热资源的综合开 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均有显著的效益,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已 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有关机构、地矿与石油、煤炭等 部门十分重视地热资源的勘查研究和开发利用。
现有地热井以分别管理、单独钻井为主,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热 型地热井工厂的建立方法及水热型地热井工厂。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水热型地热井工厂的建立方法, 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热型地热井工厂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地质模型建立:根据地热藏热储层厚度分布范围,建立 地热地质概念模型;
步骤2,地热井稳定涌水量确定;
步骤3,压力场分析及地热井井距确定;
步骤4,温度场分析及采灌井距确定;
步骤5,井网部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地质建模是结合利用OpenGeoSys(OGS) 软件进行建模,OGS采用适当的数值方法对不同场进行耦合,主要 包括:(1)水流场,即非等热的多相流运动场:(2)温度场,即多 相流系统内的热传递场;(3)力学场,即非等热的弹性和非弹性形变场;(4)化学场,即多组分溶质运移及地球化学反应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通过拟合抽水试验得到Q=f(s)曲线,计算不同最大水 位降深时的单井稳定涌水量;
步骤22),结合地热地质概念模型模拟结果,得到不同水位降深 时热储层厚度与稳定涌水量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具体操作如下:采用曲线误差拟合法,对 4口地热井涌水量Q与最大水位降深S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在EXCEL 软件中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试算,得到,单井稳定涌水量Q与水位降 深S之间的关系为:
S=0.0007Q2+0.0421Q+0.0981。
根据《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要求:“计算 使用的压力降低值一般不大于0.3MPa,最大不大于0.5MPa”,参考该 区域实际地质和开采特征,计算地热井最大水位降深分别为10m、20m、 30m、40m、50m时,求解方程获得单井稳定涌水量分别为63m3/h、96m3/h、 124m3/h、145m3/h、164m3/h。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具体操作如下:
依据单井抽水试验资料,采用承压完整井单井稳定流抽水试验时 的Dupuit公式和库萨金抽水影响半径经验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中石化绿源地热能(陕西)开发有限公司;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1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试验装置以及试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刷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