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隔舱式颗粒惯容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4658.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2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解梦飞;王瑾;许维炳;陈彦江;王少剑;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隔舱 颗粒 阻尼 | ||
1.一种内置隔舱式颗粒惯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一(1)、螺母(2)、滚珠丝杠(3)、轴承(4)、飞轮(5)、颗粒(6)、金属外壳二(7)和耗能层(8);所述金属外壳一(1)与螺母(2)焊接在一起,所述滚珠丝杠(3)一端通过螺母(2)插入金属外壳一(1)内,另一端通过轴承(4)插入金属外壳二(7)内,并与飞轮(5)焊接在一起;所述飞轮(5)内部分为若干隔舱,每个隔舱面积不同且隔舱内放置一定数量的颗粒(6);
所述金属外壳一(1)和金属外壳二(7)分别连接在能相对运动的两受控结构上;当受控构件振动使得所述金属外壳一(1)与金属外壳(7)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焊接在所述金属外壳一(1)上的螺母(2)会带动所述滚珠丝杠(3)转动,从而使得焊接在所述滚珠丝杠(3)上的飞轮(5)以及所述飞轮(5)隔舱中的颗粒(6)转动产生惯性力,进而吸收受控结构的振动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内置隔舱式颗粒惯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颗粒(6)的填充率在5%~75%之间,颗粒(6)为金属或非金属球体材料,尺寸大小均匀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内置隔舱式颗粒惯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一(1)和金属外壳二(7)为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隔舱内壁贴合耗能层(8)为聚丙烯耗能层低屈服钢塑性耗能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内置隔舱式颗粒惯容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5)的转动使得隔舱内的颗粒(6)随之运动,并与其他颗粒(6)以及耗能层(8)发生碰撞、摩擦消耗自身能量,最终耗散结构传递给阻尼器的振动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6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包式呼吸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卷积自编码器的脉搏波波形重建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