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短木拼接成板的拼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4667.5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县集佳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D1/10 | 分类号: | B27D1/10;B27M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301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拼接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短木拼接成板的拼接工艺,属于木板加工技术领域。一种环保短木拼接成板的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短木集中投放进入拼接装置中的收料槽内,短木在进入收料槽后自动排列;S2、通过收料槽内的带动齿进行送料,带动齿带动短木进入相邻带动齿之间的间距内,位于间距内的短木可减缓移动速度,而处于带动齿上的短木则在带动齿的带动下大于位于间距内短木的速度移动,从而使堆叠的短木逐渐分离;S3、进入第一传送带进行排列并使一端排列整齐后,将短木排列整齐一端送入传递结构后,第一传送带则停止运转,传递结构使该部分短木直接输送进入第二传送带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环保短木拼接成板的拼接工艺。
背景技术
由于木板的需求量巨大,而树木的成长周期较长,因此,整块木板制作的家居供不应求,对此,将树木加工成条状,然后进行拼接成木板使用,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将树木切割成几乎相同长度的木条,然后将木条粘合后进行切割,但是在切割成木条的过程中,仍旧有很多切割下多余的短木产生,无法使用,因此该部分木材只有用于粉碎成木屑等使用,比较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短木拼接装置,解决了短木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环保短木拼接成板的拼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短木集中投放进入拼接装置中的收料槽内,短木在进入收料槽后自动排列;
S2、通过收料槽内的带动齿进行送料,带动齿带动短木进入相邻带动齿之间的间距内,位于间距内的短木可减缓移动速度,而处于带动齿上的短木则在带动齿的带动下大于位于间距内短木的速度移动,从而使堆叠的短木逐渐分离;
S3、进入第一传送带进行排列并使一端排列整齐后,将短木排列整齐一端送入传递结构后,第一传送带则停止运转,传递结构使该部分短木直接输送进入第二传送带内;
S4、在步骤S3中送入至第二传送带上的短木再一次一端对其,然后对该端进行涂胶处理;
S5、将涂胶后的短木送入第三传送带排列整齐,并在挤压结构作用下降短木进行挤压拼接,第三传送带处于持续运转状态,根据实际需求长度进行切割,得到长条;
S6、将长条送入拼接机中进行拼板处理。
在上述环保短木拼接成板的拼接工艺中,所述的拼接装置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收料槽,所述的收料槽上具有若干适配短木尺寸的排列槽,所述的收料槽上开设有若干与排列槽相通的开口,每个开口内转动设置有带动齿,每个排列槽中相邻开口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收料槽的出料端处转动设置有用于避免多个短木堆叠同时出料的阻隔轮,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与收料槽的相接的第一传送带、毗邻设置于第一传送带的第二传送带、毗邻设置于第二传送带的第三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直接具有间隔,间隔内设置有用于传递短木的传递结构,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第一推杆电机、第二推杆电机、第三推杆电机,第一推杆电机的推杆上固定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第二推杆电机的推杆上固定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位于第二传送带上方,第三推杆电机的推杆上固定有第三挡板,第三挡板位于第三传送带上方,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能够分别使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上的短木一端排列整齐,所述的机架上还固定有第二推杆电机,第三推杆电机的推杆上固定有压板,压板位于第二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排列整齐的短木端部涂胶的涂胶机构,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能够使第三传送带上的短木挤压粘结的挤压结构。
在上述环保短木拼接成板的拼接工艺中,所述的机架上固定有带动电机,带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带动齿传动相连。
在上述环保短木拼接成板的拼接工艺中,所述的收料槽上固定若干导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县集佳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海盐县集佳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4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