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尖晶石-刚玉-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5199.3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鄢文;王诗话;鄢俊杰;陈俊峰;李楠;李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5/6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尖晶石 刚玉 耐火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化尖晶石‑刚玉‑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多孔尖晶石‑刚玉陶瓷置于真空装置中,加入改性溶液,静置,破碎,筛分。以筛分得到的改性多孔尖晶石‑刚玉陶瓷颗粒Ⅰ、改性多孔尖晶石‑刚玉陶瓷颗粒Ⅱ、改性多孔尖晶石‑刚玉陶瓷颗粒Ⅲ为骨料,以筛分得到的多孔尖晶石‑刚玉陶瓷细粉、单质硅粉、鳞片石墨为基质;先将骨料混匀,加入改性液态热固性酚醛树脂,混匀,加入基质,混匀;机压成型,热处理,在埋碳和1150~1250℃的条件下保温,自然冷却,制得轻量化尖晶石‑刚玉‑碳耐火材料。本发明所制制品导热系数低、强度高、热震稳定性好、抗渣性能和抗氧化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尖晶石-刚玉-碳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尖晶石-刚玉-碳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尖晶石-刚玉-碳耐火材料是广泛应用于炼钢精炼环节的关键器件,如水口、滑板等,其性能对炼钢工业的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以及钢液纯净度有重要影响。故关于尖晶石-刚玉-碳耐火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较多,主要以致密电熔刚玉和高纯电熔尖晶石等为主要原料制成。
如“一种中包用低碳刚玉尖晶石冲击砖及其制备方法”(CN103420683A)专利技术,采用矾土、白刚玉、尖晶石、氧化铝微粉、铝粉、二氧化钛粉、鳞片石墨、纳米碳和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制成,该技术采用矾土和白刚玉为致密骨料,导致产品导热系数较高;由于致密骨料与基质、特别是与基质中非氧化物的界面相容性差,导致骨料/基质界面结合强度较低;同时,尖晶石在材料中分布难以均匀,限制了所得制品的强度;同时,致密骨料间难以形成颈部连接,导致制品热震稳定性较差。
又如文献技术(卫忠贤等.刚玉-尖晶石-炭不烧上水口的研制和使用.耐火材料,2000,34(4):217-219)以电熔刚玉砂、高纯电熔尖晶石为主要原料,制得刚玉-尖晶石-炭不烧上水口,该技术也采用了电熔刚玉砂等为致密骨料,同样存在导热系数高、骨料/基质界面结合强度较低且尖晶石在材料中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限制了所得制品的强度;且尖晶石在材料中分布不均匀,导致制品的抗渣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较差。
再如“一种精炼钢包用低碳刚玉尖晶石砖及其制备方法”(CN101613207A)专利技术,采用电熔刚玉颗粒及细粉、电熔镁砂颗粒及细粉、电熔尖晶石细粉、α-Al2O3微粉、铝粉和硅粉等为原料,加入结合剂、超细石墨和钛白粉制成。该技术采用的骨料为电熔刚玉和电熔镁砂,均为致密骨料,同样存在导热系数高,骨料/基质界面结合强度较低和尖晶石在材料中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限制了强度。
综上所述,现有刚玉-尖晶石-碳耐火材料还存在一些技术缺陷:(1)致密原料增大了导热系数,加速了钢液热量损失,不利于节能减排;(2)致密骨料与基质,特别是骨料与基质中非氧化物界面相容性差,难烧结,限制了强度和热震稳定性;(3)尖晶石相在材料内部分布不均,限制了材料的强度、抗渣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的轻量化尖晶石-刚玉-碳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轻量化尖晶石-刚玉-碳耐火材料导热系数低、强度高、热震稳定性好、抗渣性能和抗氧化优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1、多孔尖晶石-刚玉陶瓷的制备
步骤1.1、将氢氧化铝细粉置于高温炉内,以0.5~2.5℃/min的速率升温至320~450℃,保温4~7h,自然冷却,得到孔隙率高的多孔氧化铝粉体。
步骤1.2、按所述孔隙率高的多孔氧化铝粉体∶轻烧菱镁矿微粉的质量比为100∶(15~25)配料,将所述孔隙率高的多孔氧化铝粉体和所述轻烧菱镁矿微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5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