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5263.8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鄢文;吴晗;陈哲;梁雄;李亚伟;李远兵;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38/06;C04B38/00;C04B35/80;C04B35/66;C04B35/622;C04B35/443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c 增强 尖晶石 透气 耐火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以13~19wt%、32~41wt%和19~25wt%的粒径依次为4.5±0.3mm、1.8±0.3mm和0.7±0.2mm的改性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为骨料,以2~4wt%的镁砂细粉、3~6wt%的刚玉细粉、2~5wt%的单质硅粉和10~22wt%的尖晶石细粉为基质。先将骨料置于搅拌器内,搅拌,再外加骨料和基质之和3~7wt%的亚硫酸纸浆废液,搅拌,再加入基质,搅拌,成型,干燥,在埋碳条件下,于1300~1500℃保温,冷却,制得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本发明具有资源利用率高和显微结构可控的特点,所制制品透气均匀稳定、强度高和热震稳定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钢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改善炼钢技术以提高钢液纯净度越来越紧迫。钢水在耐火材料容器中熔炼时,会出现外来和内生的有害夹杂物。透气耐火材料作为钢铁冶炼吹氩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钢水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通过透气耐火材料向钢水中吹入高纯氩气等惰性气体,使添加的合金、脱氧剂、脱硫剂等快速分散熔化,促进夹杂物上浮,是净化钢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关于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的研究报道已有很多。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的成孔方式一般有直接发泡法、添加造孔剂法和颗粒堆积法等。
如“一种弥散型透气砖”(CN200810127079.9)专利技术,该技术采用发泡法虽制得气孔率和透气度较高的透气砖,但该制品气孔孔径较大,吹氩过程中吹出气泡较大,不利于吸附较小的夹杂物;同时,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停止吹氩后,气孔容易被钢渣堵塞。
又如“一种弥散型刚玉-尖晶石透气砖及其制备方法”(CN201710013255.5)专利技术,该技术以致密烧结刚玉颗粒、致密烧结刚玉细粉、氧化镁微粉或氧化铬微粉为主要原料,以聚氨酯海绵为模板,制备了一种弥散型刚玉-尖晶石透气砖,但该制品结构强度低,寿命短,气孔孔径大,吹出气泡大,对较小夹杂物去除效果差;且原料中含有氧化铬,存在潜在的Cr6+污染。
再如曹一伟等人(曹一伟,张国栋,游杰刚,等.镁铝尖晶石对镁质弥散型透气上水口性能的影响.中国金属学会.2015耐火材料综合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2015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314-316.)以高纯镁砂颗粒和α-Al2O3粉为主要原料,采用颗粒堆积法虽制得镁质透气弥散型透气上水口,但堆积的颗粒之间难以形成颈部连接,制品强度低和热震稳定性差,服役过程中容易发生漏气、漏钢事故;且制品中颗粒致密、不透气,气体仅能通过颗粒间的气孔透过,使得气孔孔径较大、分布不均,导致吹出的气泡较大,对小尺寸夹杂物去除能力较差,限制了钢液纯净度的提高。
可见,现有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仍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其一、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力学性能差,抗冲刷能力弱,使用寿命短;其二、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气孔孔径大,透气性不均匀,吹出的气泡较大,对小尺寸夹杂物去除效果差,限制了钢液纯净度的提高;其三、炼钢用透气耐火材料热震稳定性差,透气砖容易发生损毁,造成漏气、漏钢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利用率高和显微结构可控的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所制备的SiC晶须增强的镁铝尖晶石透气耐火材料透气均匀稳定、强度高和热震稳定性能优异,适用于高品质钢精炼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步骤是:
步骤1、球形多孔镁铝尖晶石陶瓷颗粒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52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