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锆管靶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5644.6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儒;李丽雯;马小红;汪洋;李文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亨信稀有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B23P15/00;C22F1/18;C22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地址: | 72100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锆管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锆管靶,包括锆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锆管主体(1)为空腔的圆柱形结构,所述锆管主体(1)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对环形结构的承口槽(2),一对所述承口槽(2)端部对称开设有环形凹槽结构的限位环(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锆管靶,其特征在于,所述锆管主体(1)的两端内环分别开设有与水平倾斜角为25°的环形坡口(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锆管靶,其特征在于,所述锆管主体(1)的最薄壁面厚度不小于0.3mm。
4.一种锆管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熔炼锻造,步骤S2、退火车制,步骤S3、穿孔热连轧、定径,步骤S4、下料矫直,步骤S5、内外表面处理,步骤S6、冷轧,步骤S7、热处理,步骤S8、珩磨,步骤S9、机加,步骤S10、抛光处理;
步骤S1:采用HZr-1符合国标的优质海绵锆压制电极,在3吨以上专门熔炼锆材的电弧炉中进行了2-3次熔炼,熔炼的铸锭在压力机上进行锻造,对铸锭进行三墩三拔,开坯温度:900℃-1100℃,二火精锻温度:700-900℃,精锻成φ205精锻棒;
步骤S2:对精锻棒进行退火处理,中断并扒皮,车掉外圆的氧化层,并在一头车制穿引孔;
步骤S3:穿孔热连轧、定径,对180轧钢机组进行改造,增加电炉加热系统,穿孔导板弧度进行设计修整,顶头采用高强度的铬钼合金钢顶头,对热轧机组进行改造,使其易于咬入管坯,并在定径机组前增加感应补热系统,采用多套不同直径的定径辊热定径;
步骤S4:对热轧定径后的管子进行切割下料并进行矫直处理;
步骤S5:对热轧定径矫直后的管内孔打磨处理,外径扒皮机上扒皮,去除掉氧化层及表面缺陷;
步骤S6:对处理好的管坯,按尺寸要求进行多道次冷轧;
步骤S7:在真空热处理炉中进行再结晶真空热处理,热处理制度:加热温度:600-800℃,保温1-3小时,真空度:10-3Pa,炉冷到100℃出炉;
步骤S8:对热处理后的锆管按图纸要求对内圆在珩磨机上珩磨内孔,珩磨磨条采用中等硬度的磨条,磨削量0.2-0.7mm左右,粗糙度1.6微米;
步骤S9:珩磨好内孔的锆管,按图纸要求车制外径及两端支口,对于较长的管子设计了中间支撑装置;
步骤S10:机加好的管子进行抛光处理,设计了抛光夹持系统,采用不同粒度的砂带及尼龙抛光布进行多道次的抛光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度1.6微米,最高可达0.5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锆管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开坯温度优选设定在1000℃-1050℃,二火精锻温度优选设定在800-85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锆管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冷轧的变形率≥4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锆管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在进行热处理前,首先对轧制好的锆管除油酸洗后。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锆管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加热温度优选设定在650-750℃,保温1.5-2.5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锆管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珩磨磨条采用中等硬度的磨条,磨削量0.3-0.6mm左右。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锆管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机加好的管子进行抛光处理,采用不同粒度的砂带及尼龙抛光布进行至少3次的抛光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亨信稀有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宝鸡市亨信稀有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56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