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极片的对辊压实设备及电池极片的压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5657.3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来;夏诗忠;张自强;孙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辊压实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电池极片的对辊压实设备及电池极片的压实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目前电池极片在压实后存在涂覆部与非涂覆部之间因产生褶皱而对电池的后续生产非常不利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成对压辊和填充带辅助装置;所述填充带辅助装置包括间隔分布在成对压辊之间的填充带及填充带收放机构。本发明能够抑制在对宽度方向具有多个涂覆部和未涂覆部的电池极片进行辊压时,在涂覆部和未涂覆部的边界处产生折皱。本发明具有在电池极片通过成对压辊时使涂覆部和未涂覆部同时受压延伸而使未涂覆部不产生褶皱的特点,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池极片的压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压实的对辊压实设备及电池极片的压实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的扩大,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随之增大。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效率,在电池极片宽度方向上间隔形成多条活性物质涂覆部(以下称为涂覆部5),如图2所示,然后经压实(成对压辊压缩)纵向分切后形成多条极片的制造方法已成为主流。
但是,在对宽度方向上间隔形成多条涂覆部5的极片进行压实时,极片涂覆部5厚度较未涂覆部4厚度大,则仅涂覆部5受压延伸,因此涂覆部5与未涂覆部4之间产生错位,进而在涂覆部5和未涂覆部4的边界处产生折皱,图2是产生上述折皱的极片示意图。图2表示在极片宽度方向按规定间距隔开形成的多条涂覆部5和未涂覆部4。在辊压后,涂覆部5与非涂覆部4的边界处产生了折皱6-1,尤其在左右两边均为涂覆部5的非涂覆部4中心位置由于褶皱6-1相互交叉形成了较深的折皱6-2,这些褶皱对电池的后续生产非常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片的对辊压实设备及电池极片的压实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涂覆部与未涂覆部之间产生的褶皱而对电池的后续生产非常不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压实方法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极片的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辊压机上成对压辊之间按待压电池极片上活性物质未涂覆部对应设置填充带;当待压电池极片通过辊压机上成对压辊时,使填充带与活性物质未涂覆部正对并接触;当待压电池极片通过成对压辊后,使填充带与活性物质未涂覆部分离,电池极片的活性物质涂覆部和活性物质未涂覆部同时受压延伸。
上述方案中,所述填充带与成对压辊和待压电池极片同步运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压实设备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极片的对辊压实设备,包括成对压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带辅助装置;所述填充带辅助装置包括间隔分布在成对压辊之间的填充带及填充带收放机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填充带收放机构包括填充带开卷机和填充带收卷机;所述填充带开卷机和填充带收卷机分设于成对压辊的两侧;所述填充带的两端分别与填充带开卷机和填充带收卷机连接。所述填充带由填充带开卷机开卷送出,从成对压辊进料侧进入压辊间缝隙,从成对压辊出料侧离开压辊间缝隙,再由填充带收卷机收取成卷。
上述方案中,所述填充带开卷机和填充带收卷机主要由滑差式气涨轴构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填充带的宽度与电池极片上活性物质涂覆部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填充带的长度与电池极片上活性物质未涂覆部的长度相当。
上述方案中,所述填充带的厚度根据电池极片上活性物质涂覆部的设计厚度选取。
上述方案中,所述填充带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上述方案中,所述成对压辊装于辊压机上;所述填充带辅助装置装于辊压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56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闭合式保温混凝土砌块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红薯切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