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口电路、参数配置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6065.3 | 申请日: | 2021-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9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熊江;陈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贾会玲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 电路 参数 配置 方法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接口电路、参数配置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实现有效灵活地对待机装置参数的配置。接口电路位于配置装置和待机装置之间,接口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平转换单元、协议解析单元和存储单元;电平转换单元用于与配置装置相连,并能够将配置装置输出的第一电源域的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域的信号,并将第二电源域的信号发送给协议解析单元,其中,所述配置装置所在的所述第一电源域和所述待机装置所在的所述第二电源域采用不同的电压供电;协议解析单元用于根据第二电源域的信号,确定是否生成用于指示存储单元存储配置装置发送的配置参数的存储指令;存储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存储指令时,存储配置装置发送的配置参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接口电路、参数配置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待机功耗是超长待机的微型设备的核心参数之一。为了将待机功耗降至最低(低至数百nA~数uA),就需要将系统芯片SOC(System on Chip)中几乎所有数字模块、内部稳压器和时钟等耗电模块关闭,只开启必要的上电复位电路、唤醒复位电路、唤醒检测传感器等待机模块工作。
目前,唤醒检测传感器多是通过检测光、声音、压力、电磁场等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唤醒系统,通常需要针对唤醒检测传感器所在的不同装置和应用场景配置不同参数以平衡功耗和性能。
在相关技术中,多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配置参数的:(1)使用外部上拉和/或下拉电阻和输入输出引脚(IO pin)配置参数,该方法缺点是占用pin资源和印制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空间,不利于设备微型化。(2)利用熔丝(fuse),将相同掩膜生产出来的芯片裸片(die)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烧写好参数,分成不同型号的芯片,在不同应用场景使用不同的芯片,该方法缺点是型号较多不利于库存管理,且fuse增加了成本。(3)在系统芯片进入待机模式时,将待机模块如唤醒检测传感器的部分参数如检测阈值设为默认档位,当唤醒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信号超过检测阈值后,立即唤醒只读存储器ROM读取ROM中存储的参数,更新参数配置后再次检测。这种方法虽然也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无法改变待机模式下的检测阈值的默认档位等,导致唤醒检测传感器在待机状态下的检测阈值一直是固定的默认档位,无法根据装置和应用场景平衡功耗和性能。(4)在待机时开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寄存器用于存储待机模块参数。缺点RAM在下电后参数就会丢失,为了避免RAM下电,即使工作在功耗最低的保持模式(retention mode)也需要电源为其供电(根据RAM大小,供电的电流在数百nA~数uA之间),因此,为降低功耗还需要为RAM提供一个额外的低压电源(约0.3~0.5V)。此外,RAM上电后的其内保存的数据是随机的,需要对其进行初始化。即,相关技术,对待机装置的参数配置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口电路、参数配置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提高待机装置的参数配置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位于配置装置和待机装置之间,所述接口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平转换单元、协议解析单元和存储单元;
所述电平转换单元,用于与所述配置装置相连,并能够将所述配置装置输出的第一电源域的信号转换为第二电源域的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电源域的信号发送给所述协议解析单元,其中,所述配置装置所在的所述第一电源域和所述待机装置所在的所述第二电源域采用不同的电压供电;
所述协议解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源域的信号,确定是否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配置装置发送的配置参数的存储指令;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存储指令时,存储所述配置装置发送的配置参数。
可选地,所述协议解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电源域的信号满足预设条件时,生成用于指示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所述配置装置发送的配置参数的存储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6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模块
- 下一篇:CCL6/15/23在诊断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