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生虾生产的虾壳及虾肉分类取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7978.7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张超;李辉;卢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2 | 分类号: | G01N33/12;G01N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524563 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生产 分类 取样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生虾生产的虾壳及虾肉分类取样检测装置,包括底座、顶板、导杆、内杆、压杆、收集筒、电机和研磨筒,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虾肉盒,且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并且顶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外筒和固定支架,而且外筒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底端与顶板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且推力弹簧设置在外筒的内侧,并且内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杆。该应用于生虾生产的虾壳及虾肉分类取样检测装置,能够利用机械运动将生虾的虾肉和虾壳快速分离,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虾壳上的虾肉残留,同时本装置具有虾肉和虾壳粉碎功能,能够快速将虾肉和虾壳粉碎,便于后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虾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生虾生产的虾壳及虾肉分类取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生虾取样检测装置是一种产品质量检测仪器,生虾产品生产过程中,加工企业需要通过取样检测装置,对每个批次中的生虾产品进行抽检,使得加工出的成品符合安全质量要求,生虾的检测项目有PH值、重金属和病原体等。
然而现有的生虾取样检测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生虾取样过程中,操作者需要手动将虾壳与虾肉剥离,操作步骤繁琐,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且手动剥虾难以将生虾的虾壳与虾肉完全分离,从而对后续的检测化验步骤造成影响;
2.市面上的生虾取样检测装置不具有虾肉和虾壳粉碎功能,而直接检测未经粉碎的虾肉和虾壳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操作者需要通过其他设备进行粉碎,操作过程耗时耗力。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生虾取样检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生虾生产的虾壳及虾肉分类取样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生虾取样检测装置,需要操作者手动将虾壳与虾肉剥离,操作步骤繁琐,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效率,且手动剥虾难以将生虾的虾壳与虾肉完全分离,装置不具有虾肉和虾壳粉碎功能,而直接检测未经粉碎的虾肉和虾壳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操作者需要通过其他设备进行粉碎,操作过程耗时耗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生虾生产的虾壳及虾肉分类取样检测装置,包括底座、顶板、导杆、内杆、压杆、收集筒、电机和研磨筒,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虾肉盒,且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顶板,并且顶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外筒和固定支架,而且外筒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底端与顶板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力弹簧,且推力弹簧设置在外筒的内侧,并且内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杆,而且压杆的端部贯穿固定支架设置,同时压杆活动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压杆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切刀,且切刀设置在固定支架的内侧,所述收集筒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收集筒贯穿底座的顶部设置,所述收集筒的边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并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与锥齿轮。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外壁上开设有孔洞,且顶板的孔洞内活动安装有导杆,并且导杆的下端与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拉力弹簧,而且导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导杆关于夹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夹板与2个切刀平行设置,并且夹板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而且切刀与顶板的上表面垂直。
优选的,所述收集筒呈漏斗状结构,且收集筒的正下方设有虾肉盒,并且收集筒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环,而且连接环的上表面和挡板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齿环。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且连接环和收集筒构成卡合的转动结构,并且收集筒、连接环、齿环和挡板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齿环、收集筒、连接环和挡板关于电机的轴线对称设置有2组,且2个齿环的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切肉锥和清理杆,并且切肉锥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凹槽,而且清理杆的侧壁上连接有刷毛,同时清理杆上的刷毛长度由上而下递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79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