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8450.1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旺达建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11/00;E01C11/18;E01C7/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468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混凝土 地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在路面两侧自上而下设置的预制透水混凝土路缘石、L形连接条板、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支垫基础层,以及在路面中间区域自上而下设置的透水混凝土层、预制透水混凝土斜板、塑料丝线层、矩形连接条板、预制透水混凝土支撑板和支垫基础层,预制透水混凝土路缘石横截面为L形,透水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两边低中间高的结构,两侧的预制透水混凝土斜板倾斜设置成人字形,塑料丝线层与预制透水混凝土斜板平行设置,预制透水混凝土路缘石、L形连接条板和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围成横截面为矩形的冲水渠,冲水渠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高、一端低,冲水渠较高的一端设置冲水管、较低的一端设置水池,塑料丝线层的一端连接在矩形连接条板上、另一端连接在L形连接条板上,L形连接条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水网孔以供沿塑料丝线流下的水进入冲水渠中,塑料丝线层包括至少两排塑料丝线,每排塑料丝线的多根塑料丝线在同一平面内并列设置,相邻两根塑料丝线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其特征是,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的横截面为一边长、一边短的“U”形结构,包括水平的底板、竖直的长边和短边,L形连接条板的高度与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的短边的高度和等于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的长边的高度,预制透水混凝土路缘石的水平宽度与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的水平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其特征是,预制透水混凝土路缘石包括竖直的长边和水平的短边,上边上部设有一排排水孔,排水孔沿预制透水混凝土路缘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其特征是,L形连接条板和矩形连接条板的材质为塑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其特征是,塑料丝线有三排,塑料丝线的两端分别与L形连接条板和矩形连接条板捆绑连接。
6.透水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设计尺寸浇筑预制透水混凝土斜板、预制透水混凝土路缘石、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和预制透水混凝土支撑板;
S20、根据设计尺寸在施工现场完成基坑的挖掘,完成路面两侧及中间区域的支垫基础层的铺设;
S30、将预制透水混凝土支撑板首尾拼接且竖直放置在中间的支垫基础层上,保证各面平齐,回填土壤、夯实以将预制透水混凝土支撑板固定;
S40、将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以开口朝上、短边朝内的方式放置在两侧的支垫基础层上,保证各块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首尾拼接后形成由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低的趋势,构成了冲水渠,冲水渠的较高一端设置冲水管、较低一端设置水池;
S50、将矩形连接条板放置在预制透水混凝土支撑板的上部,将L形连接条板通过地脚螺栓连接在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的短边上表面处,且各根L形连接条首尾拼接,位置调整后土壤回填并夯实后以将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的位置锁定;
S60、将塑料丝线的一端固定在一侧的L形连接条板上,保持各根塑料丝线并列贴合,另一端连接在矩形连接条上,两侧的塑料丝线同时安装,待位置调整后统一拉紧塑料丝线并捆绑固定,确保塑料丝线处于张紧状态;
S70、将预制透水混凝土路缘石以水平边朝内的方式放置在U形预制透水混凝土构件上部,且保证两者的外表面平齐,然后将预制透水混凝土路缘石外侧的土壤回填;
S80、将两侧的预制透水混凝土斜板的一端搭在L形连接条板的上端、另一端搭在矩形连接条板上,且确保预制透水混凝土斜板的外端面与预制透水混凝土路缘石的内端面贴合;
S90、在两侧的预制透水混凝土路缘石以及两侧的预制透水混凝土斜板所围成的上部空腔处现场铺设透水混凝土层,且确保路面为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压实且待透水混凝土凝固后即完成全部铺设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旺达建工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旺达建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84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