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遗传算法的相控阵雷达脉冲交错波束驻留调度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9477.2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9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程婷;李中柱;李立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12 | 分类号: | G06N3/12;G01S7/02;G06F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遗传 算法 相控阵 雷达 脉冲 交错 波束 驻留 调度 | ||
1.基于遗传算法的相控阵雷达脉冲交错波束驻留调度算法,其特征如下:
假设在当前调度间隔[t0,t0+SI]有Ntotal个申请调度驻留任务;其中,t0为当前调度间隔的起始时刻,SI为一个调度间隔的时长,编号为i的某一个特定的波束驻留任务模型为Ti={Pi,rti,sti,tai,tdi,li,txi,twi,tri,prii,Mi,Pli},其中Pi为工作方式优先级,rti为实际执行时刻,sti为期望执行时刻,tai为最早可执行时刻,tdi为任务最晚可执行时刻,li为时间窗,txi为发射期,twi为等待期,tri为接收期,prii为脉冲重复间隔,Mi为脉冲重复个数,Pli为雷达波束发射功率;那么基于脉冲交错的相控阵雷达波束驻留调度包括如下步骤:
1、请求任务预筛选;
对Ntotal个申请调度驻留任务进行筛选,保留全部的高优先级任务Nh,对低优先级任务进行筛选;根据(1)式生成Nl;更新预筛选后的申请调度任务数为N=Nh+Nl;
其中,符号代表向下取整,pril和Ml分别为相应低优先级任务的脉冲重复间隔和脉冲重复个数;
2、参数初始化;
初始化个体个数NIND,个体染色体长度NVAR为申请调度任务数N,种群最大进化次数MAXGEN,精英保留个数ne,交叉概率Pc,变异概率Pm;根据式(2)计算NSI,按照(3)-(4)初始化时间状态向量S和能量状态向量E,
其中△t为最小时隙长度,一般取为min(txi,tri);符号代表向上取整;E0为初始能量状态向量,计算公式由式(5)所示,
其中Eend为上一调度间隔结束时刻的系统消耗能量值,τ为回退参数;
3、个体编码;
根据式(6)为预筛选后的请求队列T=[T1,T2,…,TN]随机生成任务实际执行时间rt=[rt1,rt2,...,rtN],一共随机生成NIND个不同的rt作为每一个个体的编码,其中
rti∈[max(t0,tai),min(tdi,t0+SI-prii×Mi)] (6)
4、编码时间离散化;
根据式(7)将任务Ti的实际执行时刻rti调整到当前调度间隔的对应时刻点上,更新为新的rti;
5、适应度函数计算;
以某一个体适应度函数值计算为例,初始化某一个体适应度函数值fit=0,根据式(8)-(11)计算请求队列中每一个任务Ti的调度增益Gi;
按照任务增益值从高到低对任务进行排序,依次对任务进行调度分析;假设第i个任务Ti正在被分析;首先按照式(12)和式(13),(14)分别生成任务的时间状态向量△S和能量状态向量△E
然后根据式(15)-(16)判断该任务是否能在rti时刻被调度执行,如果可行,按照式(17)-(19)对时间状态向量S,能量状态向量E和适应度函数值fit进行更新,如果不可行,则按同样的方法继续分析增益值队列中的下一个任务;当请求队列T中全部任务被分析完毕后获得该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fit;
max(S+△S)≤1 (15)
max(E+△E)≤Eth (16)
S=S+△S (17)
E=E+△E (18)
fit=fit+Gi (19)
其中,Eth为能量阈值;
6、选择操作;
按照适应度函数值从大到小将种群中全部个体进行排序,每个个体有一个对应的排序序号ranki;将其中适应度函数值最大的ne个个体挑选出来直接遗传至下一代;对于余下NIND-ne个个体,将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抽取作为产生下一代的父本与母本;概率计算公式见式(20),prob为当前个体成为父本或母本的概率;
7、交叉操作;
随机选择父本染色体的某个位置作为交叉节点;保留父本染色体的前一部分,将父本染色体的后一部分用母本染色体对应位置进行替换,并获得子代;
8、变异操作;
选择子代某一个基因按照一定概率修改其值;修改染色体值应遵循式(6)的约束条件,若计算得到的值超出了式(6)的约束范围,则根据变异值的大小取变异值为式(6)的上界或下界;具体来说,若变异值大小超过上界,则取变异值为上界;反之若变异值低于下界,则取变异值为下界;修改完值之后还应按照式(7)对变异后基因的值进行调整;
9、判断进化是否结束;
更新迭代代数GEN=GEN+1;若GEN未超过MAXGEN,则重复步骤5;否则结束循环,得出本调度间隔内最优调度序列,本调度间隔分析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94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端装备制造用的辅助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接触式UV吸收光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