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清洗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29582.6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丁少华;段生宝;王红梅;魏双施;陈晔洲;田晶晶;王玉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553;G01N33/576;G01N33/68;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张川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微粒 化学 发光 免疫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免清洗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配置化学发光底物、分离介质以及反应物,配置使得化学发光底物、分离介质、反应物的密度依次减小,且反应物中具有偶联有磁微粒的复合物;
2)向检测管中加入预先配置的化学发光底物;
3)沿侧壁向检测管中继续加入分离介质,使得分离介质分层浮于化学发光底物上方;
4)向检测管中继续加入反应物,使得反应物分层浮于分离介质上方;
5)反应结束后,在检测管外侧施加由上至下的磁力,将反应物中的磁微粒及与磁微粒上结合的物质一起拖拽至化学发光底物区域中;
6)撤去磁力,采用化学发光检测仪器检测化学发光底物区域的反应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清洗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分离介质为Percoll、Ficoll、Dextran、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清洗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化学发光底物时,通过加入密度介质调节化学发光底物的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清洗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介质为Percoll、Ficoll、Dextran、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清洗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发光底物、分离介质、反应物的密度依次为1.06-1.15g/cm3、1.035-1.06g/cm3、1.0-1.03g/cm3,且化学发光底物、分离介质、反应物的密度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清洗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该方法检测丙肝抗体的步骤包括:
1)配置反应物:在EP管中,加入偶联了丙肝抗体检测抗原的磁微粒,然后加入待测样本,孵育,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检测抗体,再孵育;
配置含有质量浓度15%的蔗糖的AMPPD溶液作为化学发光底物,配置含有质量浓度12%的蔗糖的PBS溶液作为分离介质;
2)向检测管中加入步骤1)配置的化学发光底物;
3)沿检测管的侧壁在化学发光底物的上方缓慢加入步骤1)配置的分离介质;
4)将步骤1)配置得到的反应物沿检测管的侧壁加入到分离介质的上方;
5)待反应物反应结束后,在检测管外侧施加由上至下的磁力,将反应物中的磁微粒及与磁微粒结合的物质一起拖拽至化学发光底物区域中,孵育反应;
6)反应结束后,撤去磁力,采用化学发光检测仪器检测化学发光底物区域的光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清洗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化学发光底物、分离介质、反应物的密度依次为1.06-1.10g/cm3、1.035-1.05g/cm3、1.0-1.03g/cm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免清洗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该方法检测丙肝抗体的步骤包括:
1)配置反应物:在EP管中,加入100uL偶联了丙肝抗体检测抗原的磁微粒,然后加入50μL待测样本,37℃孵育15min,加入100μL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检测抗体,再孵育15min;
配置含有质量浓度15%的蔗糖的AMPPD溶液作为化学发光底物,配置含有质量浓度10-12%的蔗糖的PBS溶液作为分离介质;
2)向检测管中加入70μL步骤1)配置的化学发光底物;
3)沿检测管的侧壁在化学发光底物的上方缓慢加入100μL步骤1)配置的分离介质;
4)将100μL-250μL步骤1)配置得到的反应物沿检测管的侧壁加入到分离介质的上方,(步骤1中的孵育已经完成,这里可以直接拖拽至底物区);
5)在检测管外侧施加由上至下的磁力,将反应物中的磁微粒及与磁微粒上结合的物质一起拖拽至化学发光底物区域中,孵育2-5min;
6)反应结束后,撤去磁力,采用化学发光检测仪器检测化学发光底物区域的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95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