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29832.6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1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胡珺;赵明星;杨柳;刘燚;安雪;徐颖颖;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00;B01J37/08;C07C29/20;C07C3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双金属 氮化物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负载型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包括催化中心和载体,所述催化中心为贵金属与非贵金属颗粒,所述贵金属为Ru,非贵金属为Co,所述载体为甲壳素热解形成的氮杂碳多孔结构;Ru、Co金属颗粒均匀分布于载体表面与孔洞结构中并与载体紧密结合;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甲壳素破碎研磨,分散于无水乙醇,形成甲壳素悬浮液;
步骤2:将可溶性钴盐和钌盐溶于去离子水中,缓慢加入步骤1所得甲壳素溶液中,混合均匀,得混合悬浮液;
所述钴盐和钌盐的摩尔比为1:1,钴盐和钌盐的总用量为甲壳素的5%;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悬浮液于60±5℃下加热至干燥,得固体粉末;
步骤4:将步骤3所得固体粉末在N2环境下600~800℃保温2~4h,冷却至室温;再在H2环境下600~800℃保温2~4h,冷却至室温,即得负载型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型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固体粉末在N2环境下以5℃/min升温至700℃,保温2h;在H2环境下以2℃/min升温至600℃,保温2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负载型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Ru负载量为9.2wt%,Co负载量为5.3wt%。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型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在催化酚类加氢脱氧反应中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将负载型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酚类反应底物和正十二烷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密闭反应釜,排空釜内空气并充入H2,200~280℃反应4~6h,冷却至室温,得醇类或烷烃产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双金属氮化物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9mmol/g酚类反应底物,所述反应釜中反应条件为220℃反应4h。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酚类反应底物为4-丙基愈创木酚、愈创木酚、苯酚、丁香酚、4-丙基苯酚或二苯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298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存取的文件夹
- 下一篇:一种对废料剥削再融化进行金属回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