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0291.9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1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翁荣弟;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2;B32B9/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6;A41D31/06;A41D31/04;A41D31/12;A41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姬春红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发热 再生 聚酯 针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面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面料包括远红外发热层、保温连接层和内发热层,所述远红外发热层和内发热层之间通过保温连接层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层由远红外陶瓷粉、再生聚酯纤维和羊毛纤维组成;通过远红外发热层可人体自然产生的热量转化为远红外线,并将其反射回人体的皮肤组织,进行深层次并温和的发热,同时通过设有内发热层可使得本发明的面料在具有良好的发热保温效果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可使得面料保持干燥的状态,使得使用更加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传统的冬服如棉絮、羽绒、裘皮和各类化纤絮片等保暖材料制成的服装,多通过阻止热量散发来达到保暖效果,传统的面料一般只具有阻止热量散发,不具有发热的功能,从而不够保暖,人们需要穿的很多,会显得身形臃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所述面料包括远红外发热层、保温连接层和内发热层,所述远红外发热层和内发热层之间通过保温连接层连接,所述远红外发热层由远红外陶瓷粉、再生聚酯纤维和羊毛纤维组成。
优选地,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所述内发热层包括藕丝纤维、大豆纤维和发热剂。
优选地,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所述发热剂为姜辣素姜油树脂。
优选地,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所述保温连接层为涤纶长丝。
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远红外发热层:将远红外陶瓷粉、再生聚酯纤维和羊毛纤维进行共混纺织得到远红外发热层;
2)制备内发热层:将藕丝纤维和大豆纤维进行混合纺织得到内发热层主体;在发热剂姜辣素姜油树脂中加入乳化剂和水,然后进行搅拌混合,使得稀释后的发热剂稀释到内发热层主体质量的30-40倍,然后将内发热层主体浸染在稀释后的发热剂中,进行搅拌浸染,30min-40min后取出内发热层主体,然后进行水洗,甩干,再次放入稀释后的发热剂中进行浸染,重复上述操作3次之后即可得到内发热层;
3)通过涤纶长丝将远红外发热层和内发热层纺织连接到一起,即可得到针织面料;
4)将步骤3)中得到的针织面料进行定型、染色、脱水、烘干、定型和剪裁即可得到产品。
优选地,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中的浸染温度为60-70°C。
优选地,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2)中的浸染的搅拌速度为80-100r/min。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红外发热再生聚酯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的面料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和良好保温发热性,所述面料包括远红外发热层、保温连接层和内发热层,通过远红外发热层可人体自然产生的热量转化为远红外线,并将其反射回人体的皮肤组织,进行深层次并温和的发热,同时通过设有内发热层可使得本发明的面料在具有良好的发热保温效果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可使得面料保持干燥的状态,使得使用更加舒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0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固形物硫酸盐法连续蒸煮工艺
- 下一篇:便携式深孔定位标记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