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蔗与珠芽魔芋间作繁种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30617.8 申请日: 2021-01-11
公开(公告)号: CN112772329A 公开(公告)日: 2021-05-11
发明(设计)人: 卢俊;张仲凯;吴阔;李文俊;李云利;张艳;彭磊;刘丹 申请(专利权)人: 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25 分类号: A01G22/25;A01G22/55;A01G13/00
代理公司: 重庆宏知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代理人: 梁山丹
地址: 655500 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甘蔗 珠芽 魔芋 间作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田间间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与珠芽魔芋间作繁种的栽培方法。该方法按100‑200cm拉伸开墒种植,沟宽20‑50cm,墒面宽100‑120cm,墒高30‑50cm,整理好墒面,在墒面上作业,实行条沟移栽,每个墒面栽种2‑5行,魔芋株距20‑50cm,行距20‑50cm,甘蔗与魔芋间作,甘蔗种植在墒面两边,进行条沟种植,种植甘蔗的沟每100厘米播蔗种5‑6个,甘蔗株距15‑20cm,行距1‑1.2m。甘蔗既可以与魔芋地杂草形成竞争优势,抑制杂草,成为杂草的替代植物,也可以形成多样性环境,减缓病虫害的发生。利用珠芽魔芋与甘蔗的高矮习性形成立体种植,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可以保护魔芋种植地的生长环境,减少土壤污染,提高亩产值,增加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田间间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与珠芽魔芋间作繁种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间作是指在一块地上,同时期按一定行数的比例间隔种植两种以上的作物,间种的两种生物共同生长期长。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对株型高矮不一、生育期长短稍有参差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和在田间配置宽窄不等的种植行距,有助于提高间作效果。为了探索魔芋的适合间作物群体,实行合理间作,一地多用,立体种植,充分利用光能和地方,提高单位面积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顾,促使农业经济结构的有益变化。

珠芽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块茎近球形,直径5-8cm,密生肉质根及纤维状分枝须根。叶柄长可达1米,粗1.5-3cm。叶片绿色,背面淡绿色,3裂,在叶柄的顶头有珠芽1枚。花序柄长25-30cm,粗0.5-1.5cm。子房扁球形,柱头无柄,宽盘状。花期5月。珠芽魔芋是一种繁殖方式独特的野生驯化种,起源于热带雨林,适宜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主要分布在北纬19°-26°,东经92°-100°的广大区域内,主要包括缅甸北部、老挝、泰国北部、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地区及中国云南,在中国云南省境内,分布在西双版纳、江城、绿春、德宏州瑞丽弄岛、盈江县铜壁关原始森林、思茅、临沧边境一带。与花魔芋和白魔芋比较,珠芽魔芋具有繁殖系数高、生长周期短、抗病性强、耐高温高湿气候、葡甘聚糖含量高的特点。

野生珠芽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极少发生,因其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具有喜水,喜肥,不怕涝,耐高温的特点。而夏季又是软腐病的高发期,花魔芋和白魔芋不耐高温,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易发生软腐病,而珠芽魔芋耐高温,气生球茎一直处于高温光照的环境中,使得抗病性大大提高。

甘蔗,甘蔗属,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根状茎粗壮发达。秆高3-5(-6)米。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表皮一般为紫色和绿色两种常见颜色,也有红色和褐色,但比较少见。目前报道的魔芋间作植物主要有玉米、橡胶、苹果树、核桃、豇豆、桑树、脐橙、猕猴桃、林木。

珠芽魔芋适种范围广,可与其它作物间套种植。珠芽黄魔芋耐高温高湿,适合于海拔500-1400m区域种植,珠芽黄魔芋生长期要求适当遮荫,最适宜荫蔽度为40-60%,可以与幼龄橡胶、林果、玉米、甘蔗、香蕉等高杆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形成上有高秆作物、林木果树,下有魔芋的立体种植模式,既满足魔芋喜阴的要求,又能节约土地,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目前报道的甘蔗间作植物主要有玉米、小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与珠芽魔芋间作繁种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可以产生较好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甘蔗与珠芽魔芋间作繁种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未经富源县金地魔芋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0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