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熔体混合的半固态制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0934.X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0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登;王火生;王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鼎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00 | 分类号: | B22D1/00;B01F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混合 固态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熔体混合的半固态制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混合:将高温合金熔体A和低温合金熔体B混合成合金混合熔体;S2、搅拌:通过搅拌装置将合金混合熔体分为两股环形流动的流体,两股流体交汇并在交汇处对流碰撞;S3、保温:搅拌好的合金混合熔体置于保温环境中保温;S4、成型:当保温环境中的合金混合熔体达到规定的固相率后,将合金混合熔体倒入到成型设备中获得制件。本发明的工艺步骤简单、制浆效率高、混合均匀、形核率高、粘度好、固相率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固态制浆工艺,特别涉及基于熔体混合的半固态制浆工艺。
背景技术
半固态制浆技术可对轻合金熔体进行细化晶粒,提高轻合金材料的粘度,提高材料成型过程的阻力,在轻合金材料的成型过程产生层流运动,避免飞射或飞溅现象,有利于减少成型过程的气孔率的产生,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同时半固态制浆过程中的搅拌作用使晶粒细化或球化,有利于提高成型后制件的力学性能。
但是现有的半固态制浆工艺普遍存在制浆效率低、混合不均匀、形核率低、粘度低、固相率低、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制约了半固态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熔体混合的半固态制浆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半固态制浆工艺普遍存在制浆效率低、混合不均匀、形核率低、粘度差、固相率低、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熔体混合的半固态制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将高温合金熔体A和低温合金熔体B混合成合金混合熔体,高温合金熔体A的温度为其液相线以上70℃~150℃,低温合金熔体B温度为其液相线的-10℃~+20℃之间,高温合金熔体A和低温合金熔体B的质量比为(1~2):1;
S2、搅拌:通过搅拌装置将合金混合熔体分为两股环形流动的流体,两股流体交汇并在交汇处对流碰撞;
S3、保温:搅拌好的合金混合熔体置于保温环境中保温;
S4、成型:当保温环境中的合金混合熔体达到规定的固相率后,将合金混合熔体倒入到成型设备中获得制件。
进一步,所述合金熔体A和所述合金熔体B成分相同或不同。
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为机械搅拌装置或电磁搅拌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高温熔体A温度控制在液相线以上70℃~150℃,这样合金熔体中的类固相原子团簇会被打破,变得更加细小,从而使合金熔体结构变得更加均匀;低温熔体B温度控制在其液相线-10℃~+20℃左右,这样合金熔体中会含有大量的类固相原子团簇,将高温熔体A与低温熔体B混合,相当于高温均匀熔体中加入大量的类固相原子团簇,这些类固相原子团簇在高温熔体的热作用下熔断、分解成更加细小的原子团簇,在凝固过程中可以成为形核核心,使得形核数量大为增加,起到细化组织的作用。
2、高温熔体A与低温熔体B质量比为(1~2):1,适当增大高温熔体A的比例,可以增强熔体混合后的热作用,温熔体B中的类固相原子团簇会被熔断和分解的更加均匀,凝固过程中可以成为形核核心的团簇数量增多,形核率提高。
3、高温熔体A和低温熔体B混合过程中,通过搅拌装置形成两股交汇碰撞的流体,混合更均匀,已长大的晶粒由于对撞的冲击力作用断裂成更细小的晶核,这进一步提高了形核率,粘性也更好。
4、搅拌好的合金混合熔体置于保温环境中保温孕育,结晶的形核更均匀,提高固相率。
5、本发明的工艺步骤简单、制浆效率高、混合均匀、形核率高、粘度好、固相率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鼎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鼎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09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辅助上厕所的电动轮椅
- 下一篇:一种电加热油烟分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