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菌生物基禾素纤维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1327.5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翁荣弟;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64 | 分类号: | D06M15/564;D06M13/238;D06M13/352;D06M13/463;D04B1/16;D04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姬春红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基禾素 纤维 针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针织面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抑菌生物基禾素纤维针织面料,包括以禾素纤维长丝为原料,按一定组织结构和经纬密度织制成的针织面料以及涂覆在禾素纤维针织面料上的生物基抗菌涂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抑菌生物基禾素纤维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涂覆生物基抗菌涂料在禾素纤维针织面料上,利用生物基光固化抗菌树脂与单宁酸‑甲基异噻唑啉酮复配体的协同增效,有效提高生物基抗菌涂料的抗菌性能,达到高效抗菌的效果;其中生物基光固化抗菌树脂所含的酚羟基类刚性基团和抗菌功能基团,可有效提升涂料抗菌性;将单宁酸与甲基异噻唑啉酮配合使用,同时还能够提高生物基抗菌涂料与针织面料之间的粘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菌生物基禾素纤维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市面上的针织面料为了保证抑菌效果,大多添加有纳米银,然而纳米银加工工艺复杂、产品粒度大、容易团聚,含银部分与菌体往往接触不足,抗菌效果较差,而且由于银离子的不稳定性、价格昂贵以及对人体的毒理性不明确等等,使用其来处理针织面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禾素纤维是以淀粉制造的葡萄糖为主要原料,来大量培养一种选定的微生物,然后提取微生物体内的一种聚酯---PHBV,再通过复杂的工艺提取,再纺丝而成的新型纤维。由禾素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不仅在触感上和蚕丝有着很多相似性:柔软、顺滑、凉爽等,其天然持久的抗菌性,更是有别于其他抗菌材料。
以当下常见的抗菌剂纳米银为例,长期接触容易被人体吸收且不易被排出,给身体健康留下了诸多隐患。禾素纤维无需添加任何抗菌剂,能够直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杀死细菌。在抗菌持久性方面,洗涤并不能破坏禾素纤维,只会把纤维上的灰尘和被杀死的细菌洗掉,抗菌效果并不会因此降低,反而会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抗菌剂的滥用。
可以说,禾素纤维打破了行业传统,也契合了当今社会“为健康消费”的主题。未来将被广泛地应用于卫生用品、母婴护理、女性护理、床上用品、家居服饰和化妆护肤等诸多领域,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尽管禾素纤维自身具备良好的抗菌性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抑菌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菌生物基禾素纤维针织面料,旨在通过涂覆生物基抗菌涂料在禾素纤维针织面料上,利用生物基光固化抗菌树脂与单宁酸-甲基异噻唑啉酮复配体的协同增效,有效提高生物基抗菌涂料的抗菌性能,达到高效、快速抗菌的效果;其中生物基光固化抗菌树脂所含的酚羟基类刚性基团和抗菌功能基团,可有效提升涂料抗菌性;同时添加单宁酸-甲基异噻唑啉酮复配体,将单宁酸与甲基异噻唑啉酮配合使用,同时还能够提高生物基抗菌涂料与针织面料之间的粘合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抑菌生物基禾素纤维针织面料,包括以禾素纤维长丝为原料,按一定组织结构和经纬密度织制成的针织面料以及涂覆在禾素纤维针织面料上的生物基抗菌涂料;
所述生物基抗菌涂料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生物基光固化抗菌树脂30~50份、单宁酸-甲基异噻唑啉酮复配体25~45份、粘合剂1~5份、柔软剂1~5份和去离子水80~120份。
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为聚氨基甲酸酯。
进一步地,所述柔软剂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进一步地,所述单宁酸-甲基异噻唑啉酮复配体通过质量比为5:2的单宁酸和甲基异噻唑啉酮复配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基抗菌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浪莎内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13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