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净水器滤瓶及其净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1506.9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5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刁坤盛;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刁坤盛;彭伟 |
主分类号: | B01D35/30 | 分类号: | B01D35/30;C02F1/28;C02F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舒剑晖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水器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水器滤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瓶盖的内缘侧壁上均匀布设至少两段内卡扣部,内卡扣部相对于瓶盖的内缘侧壁凸起,内卡扣部沿瓶盖内缘呈间隔设置;内卡扣部包括至少两层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卡条,第一卡条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一导轨;瓶体的瓶颈外缘侧壁上均匀布设有数量与内卡扣部对应的外卡扣部,两段内卡扣部之间形成的凹槽与外卡扣部的形状匹配,外卡扣部包括至少两层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二卡条,第二卡条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导轨。本发明提供的净水器滤瓶组装及拆分便捷,操作简便省力,不需使用专用扳手大力拧开,易于更换瓶内滤芯,后期的产品售后维护更加方便;且密封性好,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器滤瓶,以及包括这种净水器滤瓶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净水设备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净水器内安装有滤瓶和相应的过滤介质,其中滤瓶部分用于容置滤芯以及耐受水压,属于重要的结构安全部件。若净水器的滤瓶设计不合理、密封效果不理想,则容易发生漏水,从而导致净水器失效,影响用户的饮水安全。
目前净水行业内的净水器滤瓶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密封结构:
(1)大体积多圈螺纹旋紧滤瓶:滤瓶和瓶盖之间采用传统多圈连续螺纹来配合连接。其优点为:结构紧固性好,抗高水压力性能强,消费者更换产品滤芯时使用成本低;缺点为:由于传统螺纹本身的特点限制,产品组装时需要旋转多圈螺纹的动作,操作繁琐,耗时耗力,并且后续净水机使用更换滤芯时还需要专用扳手大力拧开,甚至很难拧开盖子,造成后期的产品售后维护方面一定的困扰。
(2)小体卡结式滤瓶:滤瓶、瓶盖和滤芯三者通过旋熔、焊接等工艺连接成一个整体。其优点为:产品组装滤瓶快捷简单,后期产品维护更换滤芯方便快捷;其缺点为:产品更换滤芯时需要整体抛弃,不环保,消费者使用成本也太高。小卡结结构决定瓶体体积做不大,导致过滤出水量小,只适合做小通水量的净水机,滤材量少滤芯寿命短后期使用换滤芯频繁,消费者使用成本太高。
(3)三体式卡结滤瓶:滤瓶和瓶盖同样通过传统多圈连续螺纹实现连接,且需要在瓶盖上方增设一个套板。其优点为:瓶体尺寸可以做大,出水量介与大体积多圈螺纹旋紧滤瓶和小体卡结式滤瓶之间,更换滤芯时相对简单一些;其缺点为:产品多设一个套件,制造成本明显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滤瓶和瓶盖的配合方式仍为传统多圈连续螺纹,更换滤芯时仍然需要专用扳手大力拧开瓶体。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器滤瓶以及带有这种滤瓶的净水器,其可以解决现有净水器滤瓶组装和分拆不便、操作繁琐费力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净水器滤瓶,包括:瓶盖和瓶体;所述瓶盖的内缘侧壁上均匀布设至少两段内卡扣部,所述内卡扣部相对于所述瓶盖的内缘侧壁凸起,所述内卡扣部沿瓶盖内缘呈间隔设置;所述内卡扣部包括至少两层垂直分布的第一卡条,所述第一卡条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一导轨;所述瓶体的瓶颈外缘侧壁上均匀布设有数量与所述内卡扣部对应的外卡扣部,两段所述内卡扣部之间形成的凹槽与所述外卡扣部的形状匹配,所述外卡扣部包括垂直分布的第二卡条,所述第二卡条之间的空隙形成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卡条的形状适于与所述第二导轨插接配合,所述第二卡条的形状适于与所述第一导轨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内卡扣部还包括有侧限位条;所述侧限位条竖直设置,并同时连接于全部所述第一卡条的同一端,以封闭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条相对于所述侧限位条的另一端为尖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条和所述第二卡条均为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瓶盖的内缘侧壁上均匀布设有4段内卡扣部,两两所述内卡扣部之间共形成4个与所述外卡扣部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瓶体的瓶颈外缘侧壁上均匀布设有4个外卡扣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刁坤盛;彭伟,未经刁坤盛;彭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15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