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果蔬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1564.1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江;毕秋艳;路粉;吴杰;韩秀英;王文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40;A01N43/56;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征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病害 杀菌 组合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果蔬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四霉素和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所述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或吡唑萘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及含其农药制剂不仅保持对灰霉病、早疫病、灰叶斑的防治效果,而且还能够同时对菌核病、立枯病、死棵、根结线虫、溃疡病进行有效防控,延缓了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抗性的产生,实现了一喷多防,提高了防治效率,达到了菜农增产增收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果蔬病害的杀菌组合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设施蔬菜收益较高,但设施温室内温暖高、湿度大,利于病虫害的繁衍,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的安全生产。而且由于设施蔬菜的连年种植,倒茬困难,导致土传病害日趋严重,引起作物的早衰;发病严重时,蔬菜的死亡率可达100%,严重影响设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引起作物死亡的病原菌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colani Kuhn.)、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radicis-lycopersici(Forl))和尖镰孢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radicislycopersici)等(张斌,2016张尚卿,2017;曹海潮,2018;),土传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设施番茄的产量和质量。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可以侵染番茄、黄瓜和辣椒等200余种作物引起灰霉病的发生,通常会使产量损失在10~20%之间,严重者可达60%以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缺乏抗病品种,化学防治仍是灰霉病防治的重要手段,然而,因灰葡萄孢属于高风险病原菌,已经对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的乙霉威、二甲酰亚胺类的异菌脲和苯胺基嘧啶类的嘧霉胺等药剂普遍产生了抗性(刘圣明,2014;Zhao 2019)。
由链格孢、核盘菌和茄匐柄霉等真菌引起番茄、茄子和辣椒等作物的叶斑病、菌核病害等真菌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化学防治仍是设施蔬菜病害防控的主要手段。然而,现有的高效低毒杀菌剂通常作用位点单一,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如何通过复配等技术手段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延长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寿命,有效控制病害对作物的危害,是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治果蔬主要病害的复配增效杀菌组合物。根据联合毒力试验可知,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对果蔬的灰霉病、尖孢镰刀菌、菌核病、早疫病、灰叶斑、立枯病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增效作用显著。同时,根据田间药效试验可知,本发明所述杀菌组合物对灰霉病、早疫病、灰叶斑、菌核病、立枯病、死棵、根结线虫、溃疡病具有良好的防控作用,实现一喷多防,有效减少了化学药剂的用量,提高了防治效率,达到了菜农增产增收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活性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四霉素和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所述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为氟唑菌酰羟胺、氟吡菌酰胺或吡唑萘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两种活性成分在使用时,其配比没有特殊限制,二者以本领域常规任意比例复配使用,均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众所周知,氟唑菌酰羟胺、吡唑萘菌胺和氟吡菌酰胺属于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其主要通过影响病原菌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阻碍其能量代谢,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对灰霉病和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为延缓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抗性的产生,提高防效,降低用药量,现有研究表明可通过将某些活性成分与其复配,可进一步提升其杀菌效果,如CN107494568A,CN111296460A。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这类复配增效杀菌剂对于菌核病、立枯病、死棵、根结线虫、溃疡病的防控能力较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1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