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2425.0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冯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朱阳波;刘文求 |
地址: | 5160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固定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固定结构,用于固定充电组件,所述充电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一端可拆卸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另一端的端面设有固定孔;所述充电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固定孔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第一壳体;固定组件,活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并与所述充电组件的一端活动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充电固定结构通过固定孔可将充电组件用于充电的一端进行周向固定,通过固定组件将充电组件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的部分进行轴向固定,从而防止充电组件在充电时松动,以此保证充电的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的充电方式也在发生在改变,传统的充电方式为插拔式,但插拔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即充电线与移动设备上的充电口频繁的插拔动作容易造成充电口的老化、失效或接触不良各类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移动设备逐渐增加了无线充电功能,例如常见的智能手表即是通过充电头对其进行无线充电,但由于智能手表的体积较小,同时也为了充电头的便携,因此充电头的体积一般设计的较小,而无线充电时需要智能手表与充电头稳定接触,但往往较小的充电头与智能手表接触并不稳定,造成充电不良。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在充电时因接触不稳定而发生充电不良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固定结构,其中,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一端可拆卸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另一端的端面设有固定孔;
充电组件,一端设于所述固定孔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第一壳体;
固定组件,活动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并与所述充电组件的一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固定结构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的内端面设有围骨,所述围骨围绕设于所述固定孔的四周,且所述围骨围绕形成容置区,所述容置区的形状与所述充电组件的一端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固定结构中,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头和充电线;所述充电头置于所述容置区内、且所述充电头的部分穿过所述固定孔外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的端面,所述充电线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头连接、另一端外伸出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固定结构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动架、旋转螺钉和第一吸合磁铁;所述旋转螺钉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的内端面上,所述移动架通过所述旋转螺钉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的内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架位于所述充电头的上方,所述第一吸合磁铁对称设于所述移动架的中部、且与所述充电头相吸合。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固定结构中,还包括第二吸合磁铁,所述第二吸合磁铁对称设于所述充电头的四周、且固定于所述围骨内;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吸合磁铁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三吸合磁铁,所述第三吸合磁铁对称设于所述移动架内、且与所述第二吸合磁铁相吸合。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固定结构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移动手柄,所述移动手柄呈圆筒状,所述移动手柄设于所述第一吸合磁铁之间、且与所述移动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固定结构中,还包括挡骨和止骨;所述挡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另一端的内端面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连接、第三端用于与所述移动架的第一侧面相抵接;所述止骨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第二端与所述围骨连接且用于与所述移动架的第二侧面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2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吡啶酮修饰锌酞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光源装置及其光路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