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串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2426.5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5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包生辉;苏进;边慧;邢心润;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乐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串器 | ||
1.一种加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I2C控制器、I2C命令解析电路、系统控制电路、低速数据发送电路、高速数据转换电路、低速数据处理电路、I2S接收器、并串转换双向电路、串并转换电路、协议解析电路、视频数据处理电路和I2S接收器;
所述I2C控制器与所述I2C命令解析电路连接,所述I2C控制器用于接收外部控制器发送的外部控制命令,并将所述外部控制命令发送至所述I2C命令解析电路;
所述I2C命令解析电路分别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所述低速数据发送电路和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连接,所述I2C命令解析电路用于解析所述外部控制命令,并确定所述外部控制命令中是否有加串器标识,若所述外部控制命令有所述加串器标识,则将所述外部控制命令发送至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并产生第一响应命令反馈至所述I2C控制器;若所述外部控制命令无所述加串器标识,则将所述外部控制命令同时发送至所述低速数据发送电路和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
所述系统控制电路与所述低速数据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系统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外部控制命令中包含的配置信息对整个加串器进行初始化配置,还用于根据所述低速数据处理电路发送的内部控制命令包含的配置信息对整个加串器进行初始化配置;
所述低速数据发送电路与所述并串转换双向电路连接,所述低速数据发送电路用于将所述I2C命令解析电路发送的所述外部控制命令转发至所述并串转换双向电路;
所述串并转换电路用于接收外部视频源发送的视频数据,并将所述视频数据由串行信号转换为加串器内部能够识别的并行信号;
所述协议解析电路与所述串并转换电路连接,用于接收并行信号形式的视频数据,并对所述并行信号形式的视频数据进行协议解析,得到协议解析后的视频数据;
所述视频数据处理电路分别与所述协议解析电路和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连接,所述视频数据处理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协议解析电路发送的所述协议解析后的视频数据,并对所述协议解析后的视频数据按照预设统一格式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目标视频数据发送至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
所述I2S接收器与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连接,所述I2S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发送的音频数据,并将所述音频数据发送至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
所述并串转换双向电路分别与所述低速数据处理电路和所述低速数据发送电路连接,所述并串转换双向电路用于在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不工作时,将工作模式切换为低速模式,从加串器外部接收低速数据,并转发至所述低速数据处理电路,或将所述低速数据发送电路发送的低速数据发送至加串器的外部设备;所述并串转换双向电路还用于在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工作时,将工作模式切换为高速模式,并接收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发送的高速数据和加串器外部发送的低速数据,并将该低速数据发送至所述低速数据处理电路;
所述低速数据处理电路与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连接,所述低速数据处理电路用于当所述并串转换双向电路从加串器外部接收并发送至加串器内部的低速数据为对加串器的内部控制命令时,将所述内部控制命令发送至所述系统控制电路,产生第二响应命令并发送至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还用于当所述并串转换双向电路发送的低速数据为对加串器的外部控制命令时,将所述外部控制命令发送至所述I2C控制器,产生第三响应命令并发送至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当所述并串转换双向电路发送的低速数据为对所述I2C控制器的第四响应命令时,将所述第四响应命令发送至所述I2C控制器,由所述I2C控制器将所述第四响应命令发送至加串器的外部设备;
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与所述并串转换双向电路连接,所述高速数据转换电路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目标视频数据、所述音频数据、所述外部控制命令、所述第三响应命令和所述第四响应命令进行重组得到高速数据,并将所述高速数据发送至并所述串转换双向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迅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24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