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工模型试验中双向流道泵站循环供水管路及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3967.X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刚;吕和品;徐波;奚斌;顾梦凡;王琳;于佳敏;付国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工 模型 试验 双向 泵站 循环 供水 管路 实现 方法 | ||
水工模型试验中双向流道泵站循环供水管路及实现方法,包括内河侧汇水箱,外河侧汇水箱,三组PVC管,循环泵,电磁流量计以及一号闸阀、二号闸阀、三号闸阀、四号闸阀。所述内河侧与外河侧汇水箱主要作用是汇集水流,模拟河道水流,使来流顺畅的流向下游,所述PVC管组成整个循环供水管路系统,将下游侧汇水箱内水流经循环泵抽提后汇聚至上游汇水箱,所述电磁流量计安装在管网中部,用于测量水流流量,一、二、三、四号闸阀通过控制不同的开闭组合方式实现双向流道泵站水工模型试验的排涝以及引水工况。本发明结构简单,技术可靠,可有效解决现有双向流道泵站水工模型试验变工况试验时需调换循环泵方向而耗时费力的问题,能很好的完成双向流道泵站水工模型试验,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工模型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工模型试验中双向流道泵站循环供水管路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水工模型试验是按比尺缩小的模型中复演与原型相似的水流,进行水工建筑物各种水力学问题研究的实验技术。
双向流道泵站兼具排涝与引水的双重功能,既可将内河水排向外河,又可抽引外河水向内河灌溉。在双向流道泵站的水工模型试验中为模拟排涝与引水两种不同的工况,在变工况试验时,通常需要将模型中水体排空,并调换循环泵的方向,这一方式往往耗时耗力,延阻试验进度,因此提供一种可方便调控的循环供水管路安装方法有切实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工模型试验中双向流道泵站循环供水管路及安装方法,能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水工模型试验中双向流道泵站循环供水管路,其特征是,包括内河侧汇水箱、外河侧汇水箱、循环泵、电磁流量计、一号闸阀、二号闸阀、三号闸阀、四号闸阀以及三组PVC管;第一组PVC管位于内河侧汇水箱、外河侧汇水箱之间,并连通内河侧汇水箱、外河侧汇水箱的相对侧;第二组PVC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内河侧汇水箱的底部、外河侧汇水箱的底部,对向连接;第三组PVC管分别连通第一组PVC管、第二组PVC管;第一组PVC管靠近内河侧汇水箱的端部设置一号闸阀,第一组PVC管靠近外河侧汇水箱的端部设置二号闸阀,第二组PVC管靠近内河侧汇水箱的端部设置三号闸阀,第二组PVC管靠近外河侧汇水箱的端部设置四号闸阀,第三组PVC管上设置循环泵、电磁流量计。
进一步的,三组PVC管组成呈日字形管网。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与电磁流量计安装在日字形管网中部的第三组PVC管上。
水工模型试验中双向流道泵站循环供水管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1)排涝工况
排涝工况下水工模型中水流方向为内河侧汇水箱流向外河侧汇水箱,为保证来流的稳定及持续性,外河侧汇水箱内的水需要经PVC管组成的循环供水管网抽向内河侧汇水箱,此时,需关闭一号闸阀与四号闸阀,同时打开二号闸阀与三号闸阀,外河侧汇水箱内的水流从二号闸阀流出,经循环泵抽提后经三号闸阀流进内河侧汇水箱,通过控制二号闸阀或三号闸阀开度大小并配合电磁流量计来控制水流流量大小;
2)引水工况
引水工况下水工模型中水流方向为外河侧汇水箱流向内河侧汇水箱,为保证来流的稳定性,内河侧汇水箱内的水需要经PVC管组成的循环供水管网抽向外河侧汇水箱,此时,需关闭二号闸阀与三号闸阀,同时打开一号闸阀与四号闸阀,内河侧汇水箱内的水流从一号闸阀流出,经循环泵抽提后经四号闸阀流进外河侧汇水箱,通过控制一号闸阀或四号闸阀开度大小并配合电磁流量计来控制水流流量大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工模型试验中双向流道泵站循环供水管路及安装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双向流道泵站水工模型试验变工况试验时需调换循环泵方向的问题,能很好的完成水工模型双向流道泵站试验;本发明结构简单,技术可靠,易于实施,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39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