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线程通信的多语种共识翻译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4159.5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8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56 | 分类号: | G06F40/56;G06F4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线程 通信 语种 共识 翻译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基于多线程通信的多语种共识翻译系统与方法,包括创建线程池,所述线程池包含多个线程组;所述多个线程组包括:第一语音数据远程接入线程组,通过多个第一线程接收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发送的语音输入数据;第二语音翻译线程组,所述第二语音翻译线程组包含多个第二线程,每个所述第二线程对应不同语种的正向翻译引擎;第三语音翻译共识线程组,所述第三语音翻译共识线程组包含多个第三线程;第四语音翻译输出线程组,所述第四语音翻译输出线程组包含多个第四线程,每个所述第四线程输出至少一个语音翻译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线程与所述第一线程通过数据管道通信。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多线程通信的多语种共识翻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语音智能翻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线程通信的多语种共识翻译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语言服务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语言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翻译模式提高翻译效率,而统计机器翻译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其译文质量的提升则使一些语言服务企业逐渐采用“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生产模式来提升生产效率。但是统计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与人工翻译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这也限制了其在翻译领域的应用。
尽管如此,因为人工翻译不方便、成本过高等原因而被忽视甚至被放弃的语言服务细分业务,如出国旅行的翻译服务、信息量庞大的电商网站的本地化、社交媒体信息的即时翻译等,其业务量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成熟获得了较快增长。
申请号为CN202010849563.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提出一种对话翻译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移动终端与第一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后,根据控制指令确定第一语音采集方式或第二语音采集方式;响应于第一语音采集方式,采集当前场景中的语音数据,并获取语音数据对应的翻译数据,以将翻译数据发送到第一可穿戴设备;响应于第二语音采集方式,接收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的第二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当前场景中的语音数据,并获取语音数据对应的翻译数据,以将翻译数据发送到第一可穿戴设备。该发明能够使用户能够根据当前对话场景更加灵活地选择对话翻译的模式,在降低相关设备的功耗的同时,提高对话翻译的效率以及准确率。
目前人工智能翻译可以分为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两类,前者是纯机器翻译,无须人工;后者翻译主体依然是译员,机器起辅助作用。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就翻译领域而言,机器翻译目前尚无法完全取代人工翻译。2019年博鳌论坛上,腾讯AI同传首次亮相讨论型会议,可是表现得却不尽人意,出现了词汇重复和误译问题。
此外,在多语种语音会议、特定领域的实时翻译讨论等场景中,这些领域在用户群体扩大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机器翻译的参与外,往往还需要人工翻译对机译内容进行校验审核,从而降低了实用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线程通信的多语种共识翻译系统与方法,包括创建线程池,所述线程池包含多个线程组;所述多个线程组包括:第一语音数据远程接入线程组,通过多个第一线程接收不同类型的移动终端发送的语音输入数据;第二语音翻译线程组,所述第二语音翻译线程组包含多个第二线程,每个所述第二线程对应不同语种的正向翻译引擎;第三语音翻译共识线程组,所述第三语音翻译共识线程组包含多个第三线程;第四语音翻译输出线程组,所述第四语音翻译输出线程组包含多个第四线程,每个所述第四线程输出至少一个语音翻译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线程与所述第一线程通过数据管道通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多线程通信的多语种共识翻译方法。
具体来说,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多线程通信的多语种共识翻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通过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创建线程池,所述线程池包含多个线程组;
更具体的,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核心整体组成,所述多个线程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1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