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伪纸张和防伪纸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4186.2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东;刘萃;蹇钰;赵红梅;王斌;陈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7/22 | 分类号: | D21H27/22;D21H19/66;D21H23/22;D21H25/06;B41M3/14;B42D25/30;B42D25/351;B42D2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纸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纸张和防伪纸张的制备方法。防伪纸张包括:纸张基材;视窗图案,视窗图案设于纸张基材上,视窗图案在可见光波段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30%,并具有至少一种色彩,在透光状态下的视窗图案和在背光状态下的视窗图案存在至少一个的可视差异;其中,视窗图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图案和至少一个第二图案,至少一个第二图案和至少一个第一图案之间相互套印。本发明能够提高防伪纸张的防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产品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伪纸张和防伪纸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够透光观察的防伪图案是公众判断有价证券真伪的主要手段之一。相关技术中的水印防伪、视窗防伪等手段均可获得能够透光观察的防伪图案。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其中一项不足是,通过水印成型技术获得的防伪图案的防伪性能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伪纸张。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防伪纸张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防伪纸张包括:纸张基材;视窗图案,视窗图案设于纸张基材上,视窗图案在可见光波段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30%,并具有至少一种色彩,在透光状态下的视窗图案和在背光状态下的视窗图案存在至少一个的可视差异;其中,视窗图案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图案和至少一个第二图案,至少一个第二图案和至少一个第一图案之间相互套印。
本技术方案获得的防伪纸张的视窗图案在透光观察时,其边界清晰锐利并具有彩色效果,第一图案和第二图案之间的套印精度高,线条精细度高。因此,本技术方案的防伪纸张的制备方法获得的防伪纸张具有优异的防伪效果。
另外,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图案在透光状态下在视觉上透明,至少一个第二图案具有可通过视觉识别的图案和/或色彩;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图案和至少一个第一图案组合形成摩尔条纹。
在视觉上透明的第一图案和具有可通过视觉识别的图案和/或色彩的第二图案相互配合,可进一步提高防伪纸张的防伪效果。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图案和至少一个第二图案之间沿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偏差小于或等于100微米;和/或至少一个第一图案和至少一个第二图案在透光状态下的边缘精细度分别小于或等于100微米。
本技术方案可保证至少一个第一图案和至少一个第二图案边界清晰,图纹细致。
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图案设于纸张基材的内部和/或表面;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图案设于纸张基材的内部和/或表面。
本技术方案可通过印刷或涂布的方式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图案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图案设于纸张基材的表面,亦可通过光写入的方式使得至少一个第一图案和/或至少一个第二图案设于纸张基材的内部。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图案和至少一个第二图案设于纸张基材的同侧;或至少一个第一图案设于纸张基材的任一侧,至少一个第二图案设于纸张基材相对于任一侧的另一侧。
本技术方案的纸张基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本技术方案可将至少一个第一图案和至少一个第二图案均设于纸张基材的第一侧,或均设于纸张基材的第二侧。本技术方案的纸张基材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本技术方案可将将至少一个第一图案设于纸张基材的第一侧,并将至少一个第二图案设于纸张基材的第二侧。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视窗图案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图案,至少一个第三图案与摩尔条纹叠加后呈现出隐藏图案特征。
至少一个第三图案与摩尔条纹叠加后呈现出隐藏图案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视窗图案的防伪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高致病呼吸道传染病标本采样台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