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型燃气余热锅炉脱硝的喷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4344.4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2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丹;陆晶;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F23J15/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剑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2 | 代理人: | 徐浩俊 |
地址: | 20004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型 燃气 余热 锅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燃气余热锅炉脱硝的喷氨装置,包括反应器、顶部一级母管、底部一级母管、二级母管和支管,所述二级母管包括上部二级母管和下部二级母管,所述顶部一级母管通过三通与若干根上部二级母管固定连接,所述底部一级母管也通过三通与若干根下部二级母管固定连接,若干根所述上部二级母管和下部二级母管贯穿反应器内部,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适用于大型卧式燃气余热锅炉脱硝装置,在卧式余热锅炉受热面模块之间的超短距离和超大截面情况下,通过该喷氨装置的布设,满足了燃气机组烟气NOx排放小于20mg/Nm3的烟气超低排放要求,满足了氨逃逸浓度在3ppm以下的控制要求,满足了脱硝标准的5%浓度偏差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卧式余热锅炉脱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大型燃气余热锅炉脱硝的喷氨装置。
背景技术
喷氨装置是电厂脱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氨烟气的混合均匀性直接关系到脱硝的效率高低以及氨逃逸的控制问题,喷氨装置通常由喷氨母管、支管、喷嘴以及喷氨装置的承重支撑部分组成,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大多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提出了新的NOx排放要求,在原燃机NOx排放小于50mg/Nm3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提高到了NOx排放小于10-20mg/Nm3的超超低排放标准,但是,现有的该类燃气余热锅炉脱硝装置因布置于余热锅炉的受热面模块间,且无独立的反应器,脱硝装置空间狭小,致使烟气的流通截面变得极大,通常在宽10m高15m所成的面积以上,同时,氨烟气混合的距离很短,通常其混合距离小于5m,且无法装设导流板,在此条件下,很难达到喷氨的均匀性要求,即在催化剂表面0.3m处,使氨氮摩尔比最大相对标准偏差在±5%之间,以确保NOx排放量和氨逃逸的双向达标,因此解决大型余热锅炉中,超短混合距离下的喷氨均匀性问题极其重要,所以,人们急需一种用于大型燃气余热锅炉脱硝的喷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燃气余热锅炉脱硝的喷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型燃气余热锅炉脱硝的喷氨装置,包括反应器、顶部一级母管、底部一级母管、二级母管和支管,所述二级母管包括上部二级母管和下部二级母管,所述顶部一级母管通过三通与若干根上部二级母管固定连接,所述底部一级母管也通过三通与若干根下部二级母管固定连接,若干根所述上部二级母管和下部二级母管贯穿反应器内部,所述二级母管通过三通与支管固定连接,所述顶部一级母管、若干根上部二级母管、的排布方式与底部一级母管、若干根下部二级母管的排布方式上下对称设置,若干根所述二级母管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支管设有若干根,所述支管上设有若干个喷氨组;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一级母管和底部一级母管上均设有调节总阀,若干根所述二级母管上均设有调节阀,所述反应器顶部设有顶板,所述反应器底部设有底板;
进一步的,位于顶部一排所述支管上的若干个喷氨组封堵设置,位于底部一排所述支管上的若干个喷氨组封堵设置;
进一步的,若干根所述支管等间距均匀排布,若干个所述喷氨组等间距均匀排布,所述喷氨组包括两个喷嘴,两个所述喷嘴一端均连通支管同一截面位置,所述顶板和底板与喷嘴布设区之间均设有烟气密封板;
进一步的,若干根所述支管之间的间距设为625mm,在所述支管上的喷氨组6之间的间距设为253mm,两个所述喷嘴之间所成的夹角设为120°,两个所述喷嘴的朝向与烟气流的方向之间所成夹角均设为60°;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内部设有吊架,所述吊架一端与炉顶吊梁固定连接,所述吊架另一端与上部二级母管固定连接,所述下部二级母管与限位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支撑板一侧与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母管一侧设有若干根锅炉受热面管,若干根所述锅炉受热面管上设有受热面管板,所述二级母管通过卡板一和卡板二与锅炉受热面管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二呈U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