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气瓶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4802.4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6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清;黄焕涛;胡杨;李晓强;马玥;张立成;张榕焯;陈云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冈鼎立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4 | 分类号: | F17C13/04;F16K1/00;F16K1/46;F16K3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5116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智能化 控制 阀门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气瓶阀门,阀体中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气孔、截流孔、阀腔孔、螺纹孔、阀芯孔,阀芯安装在阀体内可沿螺纹孔旋转平移,阀腔孔通过出气孔连通阀体外,阀芯前端能向进气孔移动封堵截流孔,也可向阀体后端移动,使阀腔孔连通进气孔,阀芯后端被涡轮驱动,涡轮与蜗杆啮合,蜗杆被减速电机驱动,减速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通过堵转电流控制减速电机的启停,使阀芯往复移动,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解决气瓶在机动车上使用安全、可靠,实现自动远程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瓶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用气瓶,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气瓶阀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气瓶阀门中,阀门开启和关闭功能基本都是手动、电磁方式实现,需要人员临近阀门操作、难以实现智能化控制,且阀门关闭容易出现误动作,导致阀门没有完全关闭,存在泄漏的安全隐患。传统的气瓶阀门密封方式无补偿结构,在密封圈磨损后会引起阀门泄露。传统的气瓶阀门普遍都是单流道,在需要多流道时要在气瓶上安装多个阀门,既需在气瓶上多开孔,其无形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的问题。
例如,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对节能减排要求更加严格,而其中柴油车的柴油发动机因为采用压燃工作方式,在高温、富氧的燃烧条件会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NOx)对环境的损害极大,其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和消耗臭氧(O3)的一个重要因子,因氮氧化物(NOx)的处理势在必行,专利202010687135.5公布了直接利用液氨对柴油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进行处理能很好的达到氮氧化物(NOx)减排的效果。
车用液氨钢瓶盛装于机动车上对尾气进行处理,需通过ECU根据车辆发动机的转速、扭矩持续控制液氨的喷射,若采用电磁阀来持续控制液氨的喷射,由于电磁阀长期维持通电状态会导致线圈过热烧损,而液氨属于有毒危险品,当电磁阀失效后会导致喷氨过量或汽车未使用时也喷氨,有必要开发设计“一种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气瓶一体化自控阀门”替代电磁阀控制阀芯满足钢瓶内气体的安全稳定供给、防止泄露。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气瓶阀门,能够有效地解决液氨气瓶在机动车上使用安全、可靠,实现自动远程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现智能化控制的气瓶阀门,包括:
阀体,阀体内自前端到后端设有依次连通的进气孔、截流孔、阀腔孔、螺纹孔、阀芯孔,所述截流孔的直径小于阀腔孔的直径,所述螺纹孔的直径小于阀腔孔和阀芯孔的直径,所述阀腔孔通过出气孔、管道连通至阀体外的反应室,阀体的前端与气瓶阀座连接,使气瓶连通进气孔;
阀芯,该阀芯的前端穿过阀芯孔伸入到阀腔孔,阀芯的前端能封堵截流孔并且阀芯的前端设有与阀腔孔间隙配合的阀杆,阀芯孔内布置有密封组件能阻止进气孔中的介质经阀腔孔、螺纹孔、阀芯孔向外泄露,阀芯的后端露出阀体的后端并套装有涡轮,所述螺纹孔与阀芯螺纹连接,所述涡轮和阀芯后端滑动连接,阀芯后端设有平行于阀芯纵向方向并沿阀芯的外周均匀布置的键、槽,所述涡轮内周设有与所述的键、槽平行并嵌入键、槽的结合部,该结合部的长度小于键、槽的长度,使阀芯能被旋转的涡轮拨动旋转,还能沿螺纹孔的轴向做伸缩运动;
阀盖,安装在阀体的后端,在阀盖与阀体的后端之间形成容设涡轮的空间,阀盖面对阀体的一侧内凹,使阀芯被涡轮驱动能向阀盖移动至截流孔不被阀芯前端封堵,蜗杆安装在该空间内并与涡轮啮合,所述蜗杆被减速电机驱动;
所述的减速电机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在阀芯完全封堵截流孔、或阀芯接触阀盖,控制器接收到减速电机瞬间产生的堵转大电流时控制减速电机停止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室为含氮氧化物气体的尾气的排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背向减速电机的一端设有异形孔,阀盖上设有正对异形孔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冈鼎立气体有限公司,未经佛冈鼎立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4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