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板木材中温热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5298.X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6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韩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生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30 | 分类号: | F26B3/30;F26B5/04;F26B3/347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杨翠翠;花向阳 |
地址: | 11604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板 木材 温热 处理 方法 | ||
一种地板木材中温热处理的方法,其属于木板木材的干燥领域。该方法采用真空和微波干燥窑进行中温热处理,使处理后的木材含水率在炭化木与普通木材之间;经过本申请中方法处理后的木材,既能抑制普通木材的高吸潮率,又能避免炭化木极度干燥后易干裂无弹性的问题。采用本方法处理的木材纯天然、纯绿色、无污染。木材在整个的被处理过程中,只与水蒸汽和热空气接触,不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保持了木材的天然本质。同时具有很好的环境稳定性和防腐性能,不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板木材的干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板木材中温热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所带来的环保和生态问题。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目前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水平的六分之一,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只及发达国家的一半。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木质家具、装饰材料等木制品乃至木建筑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合理利用有限的木材资源是我国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
实木地板是天然木材经烘干、加工后形成的地面装饰材料,它呈现出的天然原木纹理和色彩图案,给人以自然、柔和、富有亲和力的质感,同时由于它冬暖夏凉、触感好的特性使其成为卧室、客厅、书房等地面装修的理想材料,然而纯实木地板整体采用天然珍贵木材制造,其造价高,并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实木地板易出现干缩离缝、潮湿起拱等问题。特别是弦切木材,其中纤维素、木质素与半纤维素的吸潮能力不同,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吸潮或排潮容易引起地板产生排骨纹。实木板炭化是防止吸潮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炭化后失去水分的木材比包含水分的木材要脆,碳化地板虽然坚固,但失去了木材原有的弹性,脚感和触感不及其他地板柔软舒适;并且碳化地板容易发生变形、开裂、扭曲等现象,高温后也严重破坏了木材的结构,使地板少了木材纯天然的清香。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板木材中温热处理的方法,既要解决实木复合地板因吸潮或排潮产生的排骨纹的问题,同时又要保证木材中的含水率不能太低,以防止木材干裂或失去木材原有的弹性和清香。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板木材中温热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木材毛料摆到托盘上,在红外干燥窑中干燥10天;
(2)将真空干燥窑在55℃预热6小时,抽真空,保持窑内压力位20KPa,将木料放入真空干燥窑中;采用梯度升温法进行干燥,木材含水率达到30%后,升温至56-60℃;当木材含水率达到20%后,升高温度至60-70℃;木材含水率达到17%后,温度升至71-73℃;木材含水率达到14%后,温度维持74-76℃;木材含水率达到12%后,温度维持76-78℃,维持12小时;最后,温度维持78℃,维持24小时;
(3)采用1-2℃/h的速率进行梯度降温,降温至40℃时出窑后,养生7天,木材抛光,分选等级;
(4)进入微波干燥窑,进行140-160℃的中温半纤维素脱水;将微波干燥窑在50℃预热6小时;将木材装窑,温度50℃维持1小时,温度70℃维持1小时,温度90℃维持1小时,温度105℃维持2小时,温度115℃维持1小时,温度125℃维持1小时,温度135℃维持1小时,温度140℃维持2小时,温度145℃维持2小时,温度150℃维持2小时,温度155℃维持2小时,温度160℃维持12小时;
(5)采用1-2℃/h的速率进行梯度降温,降温至120℃时出窑后养生3天;冷却,降温,排潮停窑,养生7天,得中温热处理木材。
红外干燥窑采用红外加热短波管、红外加热中波管或红外加热碳纤维管。
所述中温热处理木材的含水率为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生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生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52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