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5712.7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培隆;郑菲菲;颜孙赛;欧阳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强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6;B32B27/18;B32B37/15;C08L67/02;C08L67/00;C08K3/36;C08K3/34;C08K3/30;B29C48/21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25802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龙金大道13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蓝光防 紫外线 聚酯 薄膜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A层聚酯薄膜、B层聚酯薄膜和C层聚脂薄膜;
其中,所述A层聚酯薄膜和C层聚酯薄膜均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酯切片30-50份和开口剂50-70份;
所述B层聚酯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酯切片50-80份,紫外线吸收剂10-15份,防蓝光添加剂10-15份和蓝光吸收剂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酯99.68份-99.72份和防粘添加剂0.28份-0.32份;所述防粘添加剂为二氧化硅、高岭土和硫酸钡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酯80-90份,巴斯夫TINUVIN 2343-6份,UVP-3273-6份和巴斯夫TINUVIN15773-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吸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酯90-95份、黄1801份-10份和黄1631份-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蓝光添加剂为二苯乙烯基双苯并噁唑。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A层聚酯薄膜母粒与C层聚酯薄膜母粒的制备:
S11:将聚酯切片研磨后与开口剂剪切混合,得到混合物A;
S12:将所述混合物A传输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冷却至60℃以下后切粒,得到A层聚酯薄膜母粒和C层聚酯薄膜母粒;
S2:B层聚酯薄膜母粒制备:
S21:将聚酯切片研磨后与防蓝光添加剂、蓝光吸收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以3000r/min的速度剪切混合,得到混合物B;
S22:将所述混合物B熔融、挤出,冷却至60℃以下后切粒,得到B层聚脂薄膜母粒;
S3:共挤聚脂薄膜制备:
将所述A层聚酯薄膜母粒、B层聚酯薄膜母粒和C层聚脂薄膜母粒分别进行预结晶,将三种预结晶产品干燥至水分含量40ppm以下后进行多层共挤、过滤,然后进行铸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并定型后冷却收卷,即得到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所述挤出为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所述挤出温度为:1区265-275℃,2区265-275℃,3区265-270℃,4区265-270℃,5区265-270℃,6区265-270℃,7区265-270℃,8区265-27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中所述切粒为4±1mm*3±1mm*3±1mm的颗粒;所述挤出为利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出,所述挤出压力≤7MPa压差,抽真空度为5-7bar,所述挤出温度为:1区275-285℃,2区275-285℃,3区275-285℃,4区260-270℃,5区250-260℃,6区250-260℃,7区250-260℃,8区275-28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预结晶为160-180℃结晶25-35min;所述干燥为150-170℃干燥3.5-4.5h;所述多层共挤为在250-280℃使原材料融化后挤出;所述铸片温度为15-30℃;所述纵向拉伸温度为75-85℃,拉伸比3.0-3.5;所述横向拉伸温度为105-140℃,拉伸比3.5-4.0;所述定型为230-250℃下使薄膜快速结晶;所述冷却温度为40-70℃。
10.一种防蓝光防紫外线聚酯薄膜在制备手机贴膜、汽车贴膜、显示屏贴膜以及装饰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强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强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57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