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进出口砼结构钢筋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6052.4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平 |
主分类号: | E02D19/22 | 分类号: | E02D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吴金水 |
地址: | 545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进出口 结构 钢筋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进出口砼结构钢筋施工工艺,将台式拼装母模与外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连接为一体;在外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上安装外层纵向、横向钢筋限位铁片;将外层横向、纵向钢筋分别放置于外层纵向、横向钢筋限位铁片的限位卡槽内,并将其焊接固位;用运输、吊装专用框架将集水坑、功能井口结构钢筋整体模块运送至施工点吊入模板型腔。实现了将集水池,功能井口的砼结构钢筋现场人工绑扎变为提前标准化、一次性整体成型的工厂化成品制造,现场快速整体吊装,实现支模施工与钢筋施工并驾齐驱的无工期错位的快速施工工艺,大幅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更重要的是消除影响施工进度的卡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箱涵类集水坑、功能进出口砼结构钢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箱涵类集水坑、功能进出口砼结构钢筋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在基坑开挖时,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且基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之下时需要设置排水方式。集水坑就是比较简便的一种方式,适用于基底埋深5m时;目前集水池施工均采用人工现场绑扎钢筋,进一步对绑扎钢筋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因此造成的人工消耗大,速度慢,并成为影响主线施工进度卡点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箱涵类集水坑、功能进出口砼结构钢筋施工工艺,用以减少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的工人数量较多,以及进度较慢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箱涵类集水坑、功能进出口砼结构钢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将台式拼装母模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外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
在外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远离台式拼装母模的一端分别安装钢筋间距限位铁片;
在台式拼装母模和外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形成的U型槽内依次布置多个外层钢筋,所述外层钢筋间隔布置并形成U型结构的外层钢筋网;
在外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远离台式拼装母模的一端安装内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
在内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远离外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的一端安装钢筋间距限位铁片;
在内层钢筋网的U型槽口内底部间隔安装底部钢筋厚度间距限位支架;
在底部钢筋厚度间距限位支架和内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上依次布置多个内层钢筋,各所述内层钢筋间隔布置并形成U型结构的内层钢筋网;
在内层钢筋网和外侧钢筋网之间间隔安装多个钢筋加固板;
将外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和内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分别拆除;
在内层钢筋网的U型槽口内分别安装两组吊装框架;
利用吊装框架将连接为一体的内层钢筋网、外层钢筋网和台式拼装母模一同吊装至施工段并进行混凝土浇筑。
优选地,所述在台式拼装母模和外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形成的U型槽内依次布置多个外层钢筋,所述外层钢筋间隔布置并形成U型结构的外层钢筋网步骤中,还包括:
在外层钢筋网的U型槽口内底部对称设有两组竖筋组,各所述竖筋组包括两个间隔焊接在外层钢筋网U型槽口内的外层竖筋。
优选地,所述在底部钢筋厚度间距限位支架和内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上依次布置多个内层钢筋,各所述内层钢筋间隔布置并形成U型结构的内层钢筋网步骤中,还包括:
在内层钢筋网的U型槽口内底部对称设有两组竖筋组,各所述竖筋组包括两个间隔焊接在内层钢筋网U型槽口内的内层竖筋。
优选地,所述台式拼装母模为多个贝雷架组合形成的方形架体,且所述方形架体上设有多个用于拼装的装配孔;各所述装配孔用于安装所述外层钢筋间距限位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平,未经李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6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