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抗菌防霉麻棉混纺纤维成纱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6567.4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博研;张胜利;彭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洪天意麻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44;D06M11/38;D06M13/463;D06M11/61;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抗菌 防霉 混纺 纤维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菌防霉麻棉混纺纤维成纱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预处理工序;抗菌处理浸渍工序;抗菌处理烘干工序;麻纤维改性工序;麻纤维烘干工序;清花处理工序;梳棉处理工序;并条处理工序;气纺处理工序。该高强度抗菌防霉麻棉混纺纤维成纱工艺,通过抗菌处理和化学改性,从而在基础上对物料进一步增加其抗菌能力,且通过精梳工序使混纺物的支数控制在10S以上,在保证纱支更加细的同时保证限位的纱线强度,在后期加工的时候更加的稳定,强度更加的牢固,并且通过麻纤维和棉纤维的互补功能,使得得到的混纺织物能够透气效果好、弹性恢复能力好、保温能力好的特性,使其能够在市场中广泛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麻混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抗菌防霉麻棉混纺纤维成纱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品质要求也逐步提升,不仅需要其颜色亮丽,还要兼顾保暖、抗拉伸能力强、抗菌防霉等等功能,特别是对面料的抗菌防霉能力,由于布料是人们肌肤之亲的一样物品,这样就避免不了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分泌物附着在面料上,导致了其成为培养细菌的优质养分,麻纤维则有其他纤维难以比拟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和透气的功能,传热导热快、出汗不贴身、质地轻、静电少等等,促使其成为了适宜人体皮肤的排泄和分泌的放置类材料。
但是麻纤维也有着弹性差、抗皱性和耐磨性差的问题,导致了麻纤维的开发一直受到局限,所以需要棉纤维来进行互补,通过棉纤维的弹性恢复能力好、保温等特性来进行补充,不过由于添加了棉纤维导致在进行混纺成纱的过程中纱线的强度达到标准,使得最终难以保证最后成品的质量。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强度抗菌防霉麻棉混纺纤维成纱工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由于添加了棉纤维导致在进行混纺成纱的过程中纱线的强度达到标准,使得最终难以保证最后成品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抗菌防霉麻棉混纺纤维成纱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由于添加了棉纤维导致在进行混纺成纱的过程中纱线的强度达到标准,使得最终难以保证最后成品的质量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抗菌防霉麻棉混纺纤维成纱工艺,混纺原料包括棉纤维、麻纤维、阳离子改性液、氢氧化钠水溶液、液氨、磁性粒子助剂、水和织物抗菌剂,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工序:将棉纤维加入清洗池内进行清洗池内进行清洗,并且清洗干净之后遮光烘干等待备用;
(2)抗菌处理浸渍工序:将织物抗菌剂加入浸渍池内与水充分混合织物抗菌剂,织物抗菌剂的用量为2%~4%,然后将步骤(1)中的清洗完成之后的棉纤维加入浸渍池内进行浸渍;
(3)抗菌处理烘干工序:将步骤(2)中的浸渍完成的棉纤维加热脱水之后进行烘干,等待备用;
(4)麻纤维改性工序:将阳离子改性液和液氨充分混合,然后缓慢混合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之后加入麻纤维浸泡;
(5)麻纤维烘干工序:将步骤(4)中的浸泡过的麻纤维先烘干然后清洗在进行烘干处理之后等待备用;
(6)清花处理工序:将步骤(3)中的棉纤维和步骤(5)中的麻纤维加入清花机中,并且抓棉小车速度控制在540~680r/min,手打速度控制在450~476r/min;
(7)梳棉处理工序:步骤(6)中的纤维卷经过梳棉机先普梳再精梳,精梳的支数控制在10~16S,强力控制在320~451CN,并且在物料中加入磁性粒子助剂;
(8)并条处理工序:将步骤(7)中的精梳棉麻条加入并条机中进行三次并条,等待备用;
(9)气纺处理工序:将步骤(8)中所得的物料加入气纺机中进行涡流成纱,得到成品,并且纺纱速度为300~340m/min,喷嘴压力为0.3~0.8Mpa,张力控制在120~140N,最终的得到成品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洪天意麻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泗洪天意麻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65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