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梯度沉降纳米银包膜在干细胞分液注射管的形成方式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37286.0 申请日: 2021-01-12
公开(公告)号: CN112853351A 公开(公告)日: 2021-05-28
发明(设计)人: 刘哲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美丽起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23C26/00 分类号: C23C26/00;B82Y40/00;C12M1/26;C12M1/00;C12M3/00
代理公司: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代理人: 万文会
地址: 710004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化学 梯度 沉降 纳米 银包 干细胞 注射 形成 方式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梯度沉降纳米银包膜在干细胞分液注射管的形成方式,包括以下步骤,a、干细胞分液注射管,消毒处理,经高频振荡清洗;b、取离心容器放置于搅拌机内,打开搅拌机,20转/min,缓慢导入极性惰性分散液,进行化学稳定和溶解,形成第一溶液;c、向步骤b的第一溶液导入纳米银胶浆,搅拌均匀,形成第二溶液备用;d、将步骤a中的干细胞分液注射管放置于离心容器内,打开离心机进行旋涂;e、取出(干细胞分液注射管),抽真空干燥1‑4h,在0‑5℃条件下保存,制备细胞备用。本发明形成的干细胞分液注射管临床使用具有杀灭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甚至滴虫,并且不产生耐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化学梯度沉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学梯度沉降纳米银包膜在干细胞分液注射管的形成方式。

背景技术

纳米(nm)是物理学界在继微米之后,最小的计量单位,随着纳米技术的开发。大量的纳米材料被发现具有反物理现象。以及特殊功能质效,纳米银,也是在金属纳米材料被广泛开发后。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银在纳米状态下,生物医学利用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极少的纳米银可产生过去无法想象的强大的杀菌作用,纳米银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同时具有广谱杀菌,无任何的组织耐药性,研究还表明,纳米银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及受损细胞的修复、伤口的愈合,无任何表面皮肤接触毒性反应,这使广泛应用纳米银技术赋予了,极大地生物医学利用的前景,是目前先进的天然抗菌剂。

现有技术中的干细胞分液注射管为普通高分子材料,其在发挥干细胞被培养的过程中,不能有效的保护不被被外界微生物侵蚀,尤其是细菌的侵蚀性的生长。

且普通的高分子分液注射管不能改善创伤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同时不能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急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起不到消除炎性的反应。不能有效地激活并促进受损组织细胞的生长,减少疤痕的生成,加速伤口的愈合。

而纳米银颗粒能够直接进入菌体,纳米银颗粒与病原菌的细胞壁/膜结合后,迅速与氧代谢酶的巯基(-SH)结合,使巯基(-SH)结合酶失活,阻断微生物的有氧代谢以及三羧酸循环。促使其代谢异常而窒息而死的独特作用机制,可杀死与其接触的目前医学界所知的大多数细菌、真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孢子等微生物。经我们中国国内的八大权威机构研究发现:纳米银对耐药病原体。效果尤其显著。如耐药金葡萄球菌、耐药大肠杆菌、耐药厌氧菌、耐药化脓链球菌、耐药绿脓杆菌等有全面的抗菌活性;对表面创伤常见的细菌如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真菌(如霉菌、白色念珠菌)以及其它的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致病菌都有杀菌作用;对支原体、衣原体,引起性传播性疾病的乳头瘤病毒、淋球菌、梅毒螺旋体也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纳米银形成保护膜后,在人体内被逐渐吸收,所以抗菌效果持久,已成为目前发展的方向。

基于以上因素,本申请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特别研发了一种化学梯度沉降纳米银包膜在干细胞分液注射管的形成方式,临床使用具有杀灭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甚至滴虫,并且不产生耐药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梯度沉降纳米银包膜在干细胞分液注射管的形成方式。纳米银在干细胞分液注射管包膜后有比较强大的抗菌隔离作用以及抗菌屏蔽作用,在发挥干细胞在被培养的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不被外界微生物,尤其是细菌的侵蚀性的生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化学梯度沉降纳米银包膜在干细胞分液注射管的形成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干细胞分液注射管,消毒处理,经高频振荡清洗;

b、取离心容器放置于搅拌机内,打开搅拌机,20转/min,缓慢导入极性惰性分散液,进行化学稳定和溶解,形成第一溶液;

c、向步骤b的第一溶液导入纳米银胶浆,搅拌均匀,形成第二溶液备用;

d、将步骤a中的干细胞分液注射管放置于离心容器内,打开离心机进行旋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美丽起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美丽起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7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