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槟榔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7644.8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1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茁;刘戈;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茁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P20/10;A23P20/25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4 | 代理人: | 曾芳琴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槟榔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槟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经过清洗、煮制、入味和烘干后的槟榔果打孔;(2)将槟榔卤料投入槟榔果的内腔中;(3)在槟榔果的外表进行涂层包裹处理;(4)风干冷却后进入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得到槟榔成品。与目前现有的槟榔生产相比较,本发明在不改变传统槟榔原有风味的前提下,省去了现有槟榔生产中的分切、去核、点卤、晾片、选片等手工劳动密集的工序,大大解放了劳动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槟榔加工实现机械化连续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槟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槟榔加工包括对槟榔预处理的前期工序、对槟榔加工的中期工序、以及对槟榔包装的后期工序,前工序主要包括槟榔果筛选、清洗、煮制、入味、烘干、打表胶等,中期工序包括切片、去核、点卤、凉片等,后期工序包括分选、包装等。槟榔行业通过长期发展,目前前期工序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设备连续生产;但是由于槟榔分切后形状不规则、重心不稳定,导致中、后期工序均无法使用机械连续加工生产,只能依靠人工来手工操作,耗费了大量人力资源,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被污染几率增大,食品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槟榔加工方法,旨在简化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槟榔加工实现机械化连续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槟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清洗、煮制、入味和烘干后的槟榔果打孔;
(2)将槟榔卤料投入槟榔果的内腔中;
(3)在槟榔果的外表进行涂层包裹处理;
(4)风干冷却。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打孔是从槟榔果一端打入,但不贯穿。
优选地,所述打孔的方式包括切、钻、烙、烧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槟榔卤料为固体状或者半固体状,投入方式为注入、塞入或者打入。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打孔是利用CO2激光器对槟榔果打孔,激光器采用的功率为100-150W。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打孔是用电钻从槟榔果一端钻入,但不贯穿,钻至槟榔果的四分之三处,并带出钻碎的纤维和槟榔核。
优选地,在所述电钻的钻头上,从柄部到切削刃有两个按麻花钻导程旋转的螺旋孔;所述步骤(2)具体为:在打孔的过程中通过压力让糊状槟榔卤水穿过所述螺旋孔从而注入槟榔果内腔中,注入完成后退出钻头。
优选地,所述步骤(3)包括:将食用胶、水、甜味剂、香精、香料、防霉剂调制成混合稠状液体与槟榔果一起在50~60℃下保温搅拌均匀。
优选地,所述槟榔卤料包括饴糖、食用氢氧化钙、甜味剂、香精香料、凉味剂和增稠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可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与市面上现有的槟榔相比较,本发明生产的槟榔,保证了槟榔的原有风味,消费者容易接受。
(2)本发明这一加工方法省去了切片、去核、点卤、凉片、选片等繁杂的人工操作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被污染的风险。
(3)本发明将槟榔卤水内置,起到了味道缓释的效果,让味道更绵长,而且还解决了现有槟榔产品卤水外露导致卤水粘牙、伤口、返卤、返白的现象。
(4)本发明这一加工方法为槟榔加工的中、后期工序实现机械化连续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茁,未经张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7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