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络纱机导纱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8171.3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4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金明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04 | 分类号: | B65H57/04;B65H54/30;B65H54/553;B65H54/44;B65H54/70;B65H5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络纱机导纱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络纱机导纱装置,包括底座和前板,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前侧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导筒和第二导筒,两个所述侧板后侧的上部活动套接有移动杆,所述第一导筒和第二导筒的外侧均开设有第一线槽,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本发明通过导线座的顶部分别设有卡板、弹簧、拉杆和支撑架,且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卡板将第二线槽的顶部封住,便于将纱线限制在第二线槽的内腔里,防止此装置在运行时纱线从第二线槽的内腔里跑出,影响纱线卷绕效果,同时拉动拉杆带动卡板移动,将第二线槽的顶部打开,便于将纱线放置在第二线槽的内腔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络纱机导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纺织工艺中,络纱机是纺织企业后纺和准备工序中的必备设备之一,在络纱机的筒子架上一般都安装有导纱装置,自线圈引出纱线,通过一些导向或者固定的装置传送给络纱机的圆锥形圆篓上,将其卷绕成圆锥形的物体,实现纱线的换卷和检验纱线是否断线的工序。
现有的新型络纱机导纱装置是利用导线座对纱线进行导向,然后缠绕在圆锥形圆篓上,然而现有的导线座上仅仅开设有一个导线口用于限制纱线的位置,使得纱线在来回移动时容易从导线座上跑出,影响纱线卷绕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导线座上仅仅开设有一个导线口用于限制纱线的位置,使得纱线在来回移动时容易从导线座上跑出,影响纱线卷绕效果,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络纱机导纱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络纱机导纱装置,包括底座和前板,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前侧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导筒和第二导筒,两个所述侧板后侧的上部活动套接有移动杆,所述第一导筒和第二导筒的外侧均开设有第一线槽,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移动杆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筒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导线座,所述导线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线槽,所述第二线槽内腔的上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卡板,所述导线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部活动套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卡板的一侧上,所述拉杆的一侧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架内侧的一侧和卡板的一侧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侧板前侧的前板,所述前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三线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前板和侧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板另一侧上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支撑板另一侧上部的后侧活动套接有丝杆,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丝杆的一侧上,所述丝杆的外侧啮合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导杆,所述移动块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刮板。
优选的,所述刮板的后侧与前板的前侧接触,所述刮板的整体与底座之间的夹角为四十五度。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放置有位于前板前侧的收集箱。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板前侧的限位板,所述收集箱前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板内腔的滑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筒分别分布在侧板前侧的上部和下部,两个所述第一导筒的一侧均固定套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的外侧活动套接有传动皮带,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第一导筒的一端上。
优选的,所述弹簧在自由状态下卡板位于卡槽的内腔里,且将第二线槽顶部全部封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金明针织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金明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