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管柱水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8468.X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尤学刚;刘孔忠;吴尧增;程纠;张秀林;徐化奎;刘伟杰;汪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管 水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泵管柱水密装置,包括水密法兰盘、膨胀节和护管,所述水密法兰盘固定在泵管柱上,所述护管的顶部安装有紧固法兰,所述护管的底部固定在舱壁上,所述膨胀节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法兰,所述水密法兰盘通过螺栓与所述膨胀节顶部的安装法兰连接,所述膨胀节底部的安装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护管顶部的紧固法兰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性强、方便泵维修的特点,解决了由多泵管柱组成的管柱水密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泵管柱水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及海洋工程行业,常用到货油泵作为介质输送设备。大部分货油泵的顶板通过座圈固定在介质舱的顶部甲板上,座圈起到连接及水密作用。通常货油泵的管柱只在一个舱内。但是,如果货油泵的管柱需要穿两个或多个舱,且无法将货油泵的顶板直接布置在输送介质的舱顶时,需要在穿舱处增加水密装置,保证其水密性,从而保证两个或多个舱的相对独立,任何一个舱进水,水都不会流入另一个舱内。为了保证穿舱处的水密,通常想到的方法是在其中一个舱内,在泵的管柱外套一个护管,如公开号为CN109720513A、公开日为2019.5.7的中国专利:一种用于管线穿过水密舱壁的水密隔离结构,该专利为在下舱内的泵管柱外安装一个护管,将泵头至于一个容器内,护管与容器相连,两者相当组成了一个大的护管,整体与舱的上壁及下壁焊接。此专利只适用于下舱体高度不高,泵管柱不需要布置中间支撑的泵。但是此专利需要在下部增加一个容器,容器需要开孔,否则介质无法先进入容器,再进入底部的泵头处,由于泵头整体置于一个容器中,难于在下部拆除泵头进行维修,除非此容器周围的板由焊接式都做成可拆卸式,但是做成可拆式会面临密封问题。另一种方法是在上舱体内,泵管柱外安装一个护管,护管上下分别与上舱壁和下舱壁焊接,保证密封,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舱整体高度不高的情况,不需要中间支架,否则较难在护管内安装支架。以上两种方法在下舱体或上舱体增加整体护管的形式,占据较多的空间,不利于舱室的布置;同时,如果遇到上舱或下舱净高较高时,护管的长度过长,不好固定,且难以在护管内安装泵的中间支撑,需要耗费大量材料,增加重量,适应性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都难以实施,由于货油泵的管柱由多根管组成,普通的密封装置也难以实现其密封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管柱水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性强、方便泵维修的特点,解决了由多泵管柱组成的管柱水密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泵管柱水密装置,包括水密法兰盘、膨胀节和护管,所述水密法兰盘固定在泵管柱上,所述护管的顶部安装有紧固法兰,所述护管的底部固定在舱壁上,所述膨胀节的两端均设有安装法兰,所述水密法兰盘通过螺栓与所述膨胀节顶部的安装法兰连接,所述膨胀节底部的安装法兰通过螺栓与所述护管顶部的紧固法兰连接。
水密法兰盘固定在泵管柱上,护管顶部固定有紧固法兰,底部固定在舱壁上,在护管上安装有膨胀节,可以吸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膨胀节顶面的安装法兰通过螺栓螺母与水密法兰盘连接,底端的安装法兰通过螺栓螺母与护管上的紧固法兰连接,整体形成一个水密装置。本发明针对现有水密装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水密装置,可大大提高其适应性,且安装方便。
进一步,在舱壁上开孔,所述护管在孔内定位,并将所述护管焊接在舱壁上。
进一步,所述水密法兰盘直接焊接固定在泵管柱上。
进一步,所述紧固法兰直接焊接在所述护管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水密法兰盘、紧固法兰、安装法兰的法兰规格一致。
进一步,所述水密法兰盘与所述膨胀节顶部的安装法兰之间安装有法兰垫片。
进一步,所述紧固法兰与所述膨胀节底部的安装法兰之间安装有法兰垫片。
进一步,所述法兰垫片的材质为橡胶、金属或PTFE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膨胀节为金属膨胀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4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