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机实现的微服务开发平台的系统和提供微服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8483.4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2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宓志明;刘庆龙;张智慧;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60;G06F8/7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知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7 | 代理人: | 李洁;董江虹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实现 微服 开发 平台 系统 提供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实现的微服务开发平台的系统和用于实现微服务开发平台中的微服务的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所述系统具有业务代码模块和多个微服务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微服务组件至少包括处于不同组件包内的微服务注解组件和微服务实现组件,所述业务代码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微服务开发平台之外至少通过引入所述微服务注解组件被形成为单体服务模块,以及所述单体服务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微服务开发平台之内通过引入与所述微服务注解组件对应的微服务实现组件被转变为微服务模块。利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使业务代码的开发不依赖于微服务架构,使业务逻辑与技术框架分割,降低了业务代码与技术框架的耦合,提高了业务代码的开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服务,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实现的微服务开发平台的系统、用于实现在微服务开发平台中提供微服务的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微服务技术席卷整个IT行业,很多公司都在用微服务重构,或是许多新项目都以微服务架构作为基础。微服务架构有松耦合、易部署、技术不受限、易开发、启动快等优点,但是在现有分布式开发方案中,微服务架构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代码嵌入严重、部署方案学习成本高、版本冲突、技术选型耗时长等,这大大增加了项目组的开发周期与维护难度,降低了微服务项目的开发效率。
总体而言,目前大部分开发项目初始过程的耗时长,项目开发过程中技术版本对业务代码的侵入严重,并且在项目上线前业务开发人员与运维人员对接调试的过程比较繁琐。
因此,存在对能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的方案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本发明的基于计算机实现的微服务开发平台的系统和相应的提供微服务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实现的微服务开发平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具有业务代码模块和多个微服务组件,其中,所述多个微服务组件至少包括处于不同组件包内的微服务注解组件和微服务实现组件,
所述业务代码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微服务开发平台之外至少通过引入所述微服务注解组件被形成为单体服务模块,以及所述单体服务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微服务开发平台之内通过引入与所述微服务注解组件对应的微服务实现组件被转变为微服务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服务组件还包括校验组件,所述校验组件被配置为在将所述单体服务模块转变为所述微服务模块的过程中至少校验所述单体服务模块是否存在非法的引入,并且当校验结果为所述单体服务模块不存在非法的引入时将所述单体服务模块转变为所述微服务模块并集成到所述微服务开发平台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服务组件还包括部署组件,所述部署组件被配置为通过将系统的设置为全局变量的部分参数进行初始化来对所述微服务组件进行上线部署。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服务实现组件至少包括实现微服务通信的组件,所述实现微服务通信的组件至少包括代理组件和网关。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在微服务开发平台中提供微服务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微服务开发平台之外至少基于业务代码模块和微服务注解组件来形成单体服务模块,并且,
在所述微服务开发平台之内通过引入与所述微服务注解组件对应的微服务实现组件将所述单体服务模块转变为微服务模块,
其中,所述微服务注解组件和所述微服务实现组件处于微服务组件的不同组件包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服务组件还包括校验组件,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校验组件在将所述单体服务模块转变为所述微服务模块的过程中至少校验所述单体服务模块是否存在非法的引入,并且当校验结果为所述单体服务模块不存在非法的引入时将所述单体服务模块转变为所述微服务模块并集成到所述微服务开发平台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4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