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式粉体流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38600.7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1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姜春林;吴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春林;吴宇清 |
主分类号: | B01F23/30 | 分类号: | B01F23/30;B01F23/50;B01F35/22;B01F35/21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式粉体 流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密封式粉体流化方法,包括:根据粉体物料和流体的材料物性及粉体物料的粒径获得流化参数;根据粉体物料量以及流化参数确定流体的流量和流化床直径;根据粉体物料和流体接触的时间、流化参数等确定临界流化层高度;根据临界流化层高度、临界空隙率、密度确定流化床床层压降;根据工作压强、工艺时间和流化床床层压降确定流体进口压强增加速率;按照上述参数向所述流化床的内部输入所述粉体物料及流体实施流化。解决现有技术中粉体物料流化过程中易于产生飞灰、污染环境等问题,实现密封流化,大大降低环境污染,且流化设备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体流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密封式粉体流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粉体物料在流化过程中通常采用布袋收尘器净化后向外排气,主要包括粉体仓、布置在粉体仓内部的多条除尘滤袋、进排气控制装置,含粉尘气体经入口进入粉体仓内部与布袋之间的空间并向上流动,部分大颗粒粉尘由于惯性力的作用被除尘布袋分离出来落入粉体仓底部的灰斗,小颗粒粉尘粘附在除尘布袋表面,通过粉体仓顶部的气流喷气管定时向除尘布袋内向下喷气,使得除尘布袋在上下交叉流动的气流作用下产生抖动,以抖落除尘布袋上的灰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上述粉体在流化过程中需要向外界排放气体,对环境污染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封式粉体流化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染环境等缺陷,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并有利于简化流化设备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封式粉体流化方法,包括:
根据粉体物料和流体的材料物性及粉体物料的粒径获得流化参数;
根据流体的流量验证流化参数;
根据粉体物料和流体接触的时间、流化参数及临界空隙率确定临界流化层高度;
根据临界流化层高度、临界空隙率确定流化床床层压降;
根据工作压强、工艺时间和流化床床层压降确定流体进口压强增加速率;
按照上述参数向所述流化床的内输入所述粉体物料及流体实施流化。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流化的粉体物料和所选择的流体的及其物性获得临界流化速度等流化参数,然后基于设定的流体的流量对流化参数进行验证,基于工艺要求确定的粉体物料与流体接触的时间、流化参数及临界空隙率确定临界流化层高度;最后根据做做压强、工艺要求等确定流体进口压强增加的速率,并以此配置气源或液源,以向流化床密封仓内冲入气体或液体,并保持密封仓内的压差向上保持恒定,以实现密封流化,上述方案由于在密封仓内流化,相对于现有技术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基于上述参数设定的流化设备结构更为简单,成本较低,维护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出的密封式粉体流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密封式粉体流化方法采用的设备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密封式粉体流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密封式粉体流化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密封式粉体流化方法采用的设备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春林;吴宇清,未经姜春林;吴宇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球藻的培养方法